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药内外并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0)

文章正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致使尿酸沉积在关节囊、滑膜囊、软骨、骨质而引起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局部不能忍受被单覆盖或周围震动,午夜足痛惊醒,痛如刀割或咬噬样的关节炎。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本病多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笔者应用中药内外并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满意。

1 治疗方法

    ①中药内服:予以新加四妙散内服,药物组成如下: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2g,薏米30g,土茯苓20g,赤芍15g,防风12g,木瓜20g,丝瓜络1 5g,玉米须20g,生甘草9g。热甚者可加连翘l0g、葛根9g。湿甚者可加防己9g、白花蛇舌草15g。每日一剂,每剂水煎至300mL,早晚各温服1次,每次150mL。②外用药物: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药物组成如下: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研末,醋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2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尿酸盐沉积在组织中的一种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标志,而急性期则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血中尿酸未能从肾脏排出,或者部分酶代谢异常而致尿酸生成过多,导致浓度过高沉积于关节而引起红、肿、热、痛等症状。西医对于治疗本病主要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以控制高尿酸血症,以及对症止痛等为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和局部两方面。药物以秋水仙碱使用较多,此外尚可选用保太松或消炎痛。血清尿酸持续上升也可用羧苯磺胺,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起到治疗作用,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如存在肾脏疾病,通常选用别嘌呤治疗。急性期,关节内注射类固醇,制动关节和冷敷局部能明显减轻症状。

    有时,痛风性关节炎为了减轻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可选择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但是因其病程较长,西药所致副作用较大,故往往用药受限。

    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中的痹症历节等范畴,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 “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 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博,热血得寒,汗浊凝湿,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医学入门·痛风》: “痛多痰火,肿多风湿。” 《外台秘要》: “其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髓酸疼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这里所述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相同。由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肥胖男性,多为过食膏梁厚味,醇酒肥甘,导致素体痰湿内盛而兼有郁热,感受外邪之后从热化,或者风寒湿邪痹久而从阳化热,湿热之邪流注关节,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引起关节疼痛,入夜尤甚;邪气与气血交争,而致痛处掀红肿胀。故在此笔者应用新加四妙散内服,以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本病。患者疾病本质为湿热内蕴,故应用新加四妙散来清热除湿通络,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湿健脾;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二者合用为君。薏米、土茯苓、牛膝、玉米须利湿泄浊,导湿邪由小便而出;防风、赤芍、木瓜、丝瓜络除湿通络,诸药共奏清热利湿、通络利关节之功。曾有文献表明,土茯苓有降低血尿酸之效。患者患处红肿热痛,而如意金黄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行瘀等功效,方中大黄、黄柏、天花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姜黄、白芷、天南星、苍术除湿通络止痛,厚朴、陈皮行气燥湿,以助消肿之力,醋性收敛、软化。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

 




上一篇:内外合治治疗原发性痛风 下一篇:免煎中药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