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均不摄入高嘌呤食物;禁止饮酒;同时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采用口服四妙汤联合通痹膏外敷治疗。四妙汤方剂为苍术20g,黄柏20g,川牛膝20g,薏苡仁40g,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药汁300mL,分2次服用。通痹膏外敷患处,药物组成及制作:姜黄、白及、赤芍各200g,大黄、黄连、黄柏各150g,生地黄、生南星、苍术、厚朴各100g。将上述药物筛选干净,60℃烘干,研成极细粉,过80目筛,取凡士林按药粉∶凡士林=1∶4比例,加热共搅拌溶化,过滤,离火降温,加入药粉搅匀,冷却后装入药罐,密封备用。用法:将药膏均匀地涂在患处或摊于脱脂棉垫上敷盖,2d换药1次。治疗1周为1疗程。
2 讨论
痛风是一种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血尿酸增高为特点,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及饮食中细胞内核糖核酸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各种影响嘌呤代谢、导致尿酸生成增加和尿酸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内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目前尚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仍在努力寻找阻断嘌呤代谢紊乱的病因治疗药物。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消炎止痛和降低尿酸为主,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作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推荐用药,通过药物控制尿酸浓度在正常水平,减少尿酸沉积,缓解症状,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大,不宜长期使用。《外台秘要》认为本病“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络结滞,蓄于关节之间,或在四肢,其疾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疼痛”。中医辨证当属“热痹”或“痛痹”范畴,多因嗜食肥甘厚味之品以致脾胃受损而升清降浊无权,聚湿化热,故急性期以湿热毒为病机关键,故治疗以扶正祛邪,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四妙汤出自清代张秉成的《成方便读》,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入下焦;苍术主入脾胃,既燥脾湿,又散外湿,二药相伍,为治疗湿热痹症之要药;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舒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引药下行,四药合用是主治下焦湿热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痿软麻木之症的常用方剂。全方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理法方药与痛风病因病机甚是吻合,恰好针对了痛风急性期的病理特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能提高红细胞功能,有抗缺氧作用;黄柏中的小檗碱等生物碱有解热、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及免疫提高作用;牛膝提取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镇痛、利尿、解热、抗炎消肿、稳定炎症细胞作用,总皂苷呈现较好镇痛及活血止痛作用,多糖类可增强体液免疫作用;薏苡仁中薏苡仁酯有抗炎解热镇痛之功。通痹膏中大黄、黄柏、黄连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制南星、姜黄、白及、赤芍消肿止痛;苍术、厚朴可以助引经行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之效。外敷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尿酸排泄,减少炎性渗出,全方达到治疗目的,无胃肠刺激,操作简便,与西医单一靶点治疗相比有更好的效果。观察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