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1.1基本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受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因。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饮足量水, 保持每日尿量在2 000 mL以上。
1.2外敷
消瘀止痛膏(药物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 100 g,大黄、片姜黄、天南星各60 g,冰片20g。将药物粉碎成极细末,用蜂蜜调和),按局部病变范围大小每次取适量外敷患处,并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7天。
1.3 口服
四妙散加味。药用:土茯苓、薏苡仁各30 g,苍 术、黄柏、牛膝、萆薢各15 g,延胡索、牡丹皮各12 g,甘草 6 g。每日1剂,水煎至300 mL,早晚分服,疗程为7天。
2 讨论
中医认为,痛风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功能失调,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与遗传、体质、饮食、外感、环境、劳倦等因素有关。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以浊热毒邪内蕴为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化热化毒,流注关节、筋脉、骨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急性期以浊、瘀、湿、热外注为患,急则治标,治以清热燥湿解毒,佐以活血通络止痛。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偏人下焦泻火解毒;苍术苦温,燥湿主入脾胃,内燥脾湿;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舒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引药下行;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萆解利湿泄浊;祛风除痹;延胡索、丹皮活血祛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同时,采用外治之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药物经体表吸收以通经贯络而发挥其药效。自拟消瘀止痛膏中,大黄清火解毒消肿,并具有泻下作用,可促进尿酸经肠道排出;片姜黄破血、行气止痛;天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泻火除蒸;冰片通窍散热,消炎止痛,促进吸收,又可增加药物透 皮性,增强行气通络作用;蜂蜜调和外敷,辅助药物渗透,不仅起到对病变部位的保护作用,而且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充分发挥药效,迅速缓解局部炎性反应,从而提高疗效。采用内外兼治法使诸药相辅相成,迅速消肿止痛而收到良好效果,疗效稳定。该临床观察表明,四妙丸加味内服配合消瘀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6.67% (95% CI = 82.75% ~ 99.90% ),明显改善关节活动且能早期降低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