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自拟抗痛风汤为基础方:牛膝、天花粉、赤芍、当归尾各12g,穿山甲(先煎30min)、红花、泽泻、车前草、麝香各9g。方中牛膝性平、味苦酸,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穿山甲活血散结;天花粉清热解毒;泽泻利水渗湿;车前草清热、凉血、解毒。八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解毒利湿之功效。肿痛甚者,加没药10g;湿重者,加茯苓15g;热重者,加金银花20g。用800mL开水将穿山甲先煎30min后,再将其余药物置人,共煎30min,倒出药液约250mL,再加600mL开水煎30min,将两次所得药液共500mL混合,分2—3次口服。
2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引起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的始发部位在骨,可因外感六淫戾气与湿邪阻络等多种因素引起,其病理基础是机体嘌呤代谢异常和相应的滑膜炎性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进行性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痛风结节,形成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属于“骨痹”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又外感风寒湿等外邪,致气滞血瘀、脉络闭阻而形成。《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治当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强筋壮骨、活血止痛。
自拟抗痛风汤,药物有效成分能通过口服人体内而发挥作用,从而终止原有的病理进程,达到改善疾病症状的目的。方中牛膝、山甲合用,强筋骨针对骨痹筋伤之本,又可通脉祛痹治标故为君药。红花、赤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针对筋脉瘀滞的病机关键,加强君药力量,故为臣药,天花粉、泽泻、车前草合用有祛风散寒、温通经脉、利湿通便,舒筋宣滞之效,是为佐药;麝香通筋透骨,引群药而直达病所,此为使药。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宣散与通透相伍,标本同治,动静相应,开阖并举,补而不滞,攻而不伐,使筋骨健,邪气祛,血脉通,痹痛止。该方口服可以改善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利于血肿和渗出液的消散和吸收。
痛风性关节炎多表现为关节部位的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受累部位多以跖趾关节、踝部为主,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病机以内湿为主,而湿易化热,湿热内郁易成瘀。禀赋不足,或过食膏粱厚味,起居不慎等导致积湿蕴热成毒,气血闭阻,痰瘀胶结,不通则痛为病因病机。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故其治疗应根据辨证以活血化瘀、解毒利湿为主,随证加减以治其兼证。此法合理、安全,配合相应的方药,对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