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患者症状多是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痛处不移,疼痛的关节红、肿、热、痛等。现代医学多从抑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抗炎止痛等方面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治疗而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取得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小。近年来,我们采用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1 治疗方法
采用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①瑶药内服,采用自拟方,药物组成如下: 荣可咪15g,入山虎15g,柚子枫10g,铁扫把10g,五指牛奶10g,土茯苓40g,石苇20g,薏苡仁30g,泽泻20g,赤芍30g,僵蚕15g。以上药物慢火水煎30min,煎成500mL 分2次服,2次/d。②药灸疗法: 局部灸与穴位灸相结合,局部灸操作程序: 用消毒药棉蘸药酒擦患处,再擦药洒,然后将蘸有药酒的消毒药棉贴在患处,进行隔药灸灼; 穴位灸: 取委中、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每日1 - 2 次。疗程3 个月。
2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经成为常见病,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瑶医学是我国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医药资源,其防病治病方法简单,疗效独特,尤其是在治疗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等病症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瑶医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机体内部各器官脏腑之间也是一个整体,机体内部各器官脏腑之间都要保持相互的平衡、和谐,才能少生病增健康,如果这个整体平衡被打破,人就会生病,所以在治病时不能忽视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平衡和谐以及机体内部各器官脏腑之间平衡和谐。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瑶医“风气痛”、“风湿痛”等病的范畴,多因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湿热内蕴,兼有外感,风邪侵袭经络,气血不畅,流注关节,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络道阻塞不通而发。故其治疗以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大法。内服方中以荣可咪、入山虎消肿解毒、通络止痛; 柚子枫、铁扫把、五指牛奶散瘀消肿、祛风除湿; 土茯苓、石苇、薏苡仁、泽泻清热解毒利湿; 赤芍药、僵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既可利其湿毒使邪有出路,而又不伤其正,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配合药灸疗法,灸灼患处及相应穴位,通过连续不断的刺激,激活人体的肌肉系统,兴奋人体的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将邪气直接排出体外,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患处的充血水肿,使血脉疏通,疼痛缓解。内服外治合用,则使机体内部各器官脏腑之间恢复平衡和谐而病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体现了瑶医标本兼治的治病原则,疗效肯定,总有效率达96. 67%,能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又能降低血尿酸、血沉值,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 P < 0. 05) ,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