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四妙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1)

文章正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以关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时称痛风性关节炎。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发病更趋年轻化,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应用自拟痛风四妙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效果。

1 方 法

    自拟痛风四妙汤:药用苍术15 g、薏苡仁20 g、黄柏10 g、川牛膝20 g、土茯苓30 g、肿节风20 g、制半夏12 g、细辛6 g、刘寄奴20 g、汉防己15 g、王不留行20 g。关节红肿热明显加白花蛇舌草20 g、木豆叶20 g;疼痛明显加延胡索20 g、血竭5 g(另冲,有胃溃疡病史者禁用);四肢关节明显加威灵仙15 g、海风藤20 g;结石形成加金钱草20 g、海金沙15 g;下肢血栓形成加血竭6 g(另冲,有胃溃疡病史者禁用)、三棱15 g;高血压加钩藤l5 g、石决明20 g;饮食亢进加石膏45 g(先煎)、知母20 g;舌苔厚腻,大便干加滑石30g、黄连9 g、桃仁20 g;血脂血粘度偏高加鲜荷叶15 g、丹参20 g;血糖偏高加黄连10 g;溃疡或痛风结晶皮损者行外科治疗。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7天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服药期间及平素宜注意休息,大量饮开水,禁烟酒、海鲜、动物内脏、骨髓汤、碳酸饮料、猪肉、牛肉、羊肉、火腿、香肠及豆制品等高嘌呤物品,减少嘌呤物品摄入,预防反复发作。

2 结 果

    本组36例,最多服药3个疗程,最少7 d,中位数16 d,于治疗3个疗程后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27例血尿酸恢复正常,5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95% 。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国传统医学“痹症”、“着痹”、“痛风”等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过食膏粱厚味,脾胃健运失常。肾失其职,不能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痰饮湿浊蕴结,流注肢体经脉、关节、脏腑等发病,症见高脂高黏血症之全身沉重,困乏,神疲,下肢血栓形成,关节红肿热痛,肾脏尿路结石等;上犯巅顶,清窍失养发眩晕,不寐;脾胃失常,湿蕴热灼,胃火炽盛,故饮食亢进,甚发中消;湿浊痰火炽盛成毒,蚀筋腐骨损脏,骨节畸形,溃疡形成,肾脏损害。《冯氏锦囊秘录·论湿痹》“湿之伤人也,先从足始,此则自下而之上,无分左右者也”。湿浊饮邪日久为痰,瘀滞经络关节,气血不通不荣而发病。明张介宾云“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土不治水也”。治宜清热利湿,蠲饮化痰,通络止痛。四妙汤清热利湿,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并有燥湿健运脾胃之效;土茯苓、肿节风、汉防己清热解毒,通络消肿,以增利湿之效,痰饮之邪因势利导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制半夏、细辛蠲痹化饮止痛;王不留、刘寄奴活血通络,消肿散结。痛风是一组代谢性疾病,合并有全身的其他症候表现,其临证加减非常重要,白花蛇草、木豆叶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散结消肿之效;元胡、血竭则具理气通络,活血止痛之功,“行血中之气,活气中之血,治一身尽痛”;四肢关节肿痛则非祛风之药方能达之,威灵仙、海风藤有祛风胜湿走四末之效;金钱草、海金沙以利湿排石疗结石之效;眩晕,乏力,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可加钩藤、石决明、鲜荷叶、丹参等以达凉血清肝通络之效;滑石、黄连能清脘腹湿热而治饮食亢进,舌苔厚腻等上消之症。经方辨证使用,随证加减,效果较为满意,且无明显胃肠等副反应,本方经临床观察,尤适用于中医辨证湿热痰浊痹阻型原发性痛风,临床应加强应用研究。

 


上一篇:大血藤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 下一篇:应用抗酸汤治疗痛风经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