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给予痛风方口服和外洗治疗。方药组成:苍术15g,黄柏15g,防己15g,土茯苓40g,知母12g,萆薢15g,麦冬15g,猪苓15g,石菖蒲15g,独活15g,半夏15g,生地黄15g,桂枝15g,丹皮15g,川牛膝15g,威灵仙15g,穿心莲15g,山慈菇15g,大枣10g,甘草10g。大便干燥者加大黄10g;舌苔厚腻者加薏苡仁30g,石菖蒲加至30g。每日1 剂,水煎3次,每煎200mL,头两煎相合分3 次内服,第3 煎外洗。
2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的一组疾病, 急性期多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西医治疗常用药物秋水仙碱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初次用药效果明显,但对反复发作或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4h 的效果不理想而且副作用较大;激素口服治疗虽可以迅速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产生反跳,长期服用又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本病属中医学“湿热痹”范畴,系湿浊瘀滞,缠绵经脉,结聚日久化热,而致关节红肿热痛。本病病机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治予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通络散结。痛风方黄柏、穿心莲、土茯苓、知母、山慈菇清热解毒;苍术、防己、萆薢、猪苓、石菖蒲燥湿利湿;丹皮、川牛膝活血化瘀;独活、威灵仙祛风除湿;生地、麦冬养阴生津;半夏化痰散结;桂枝温通经络;大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根据相关临床药理研究报告:山慈菇含有秋水仙碱,萆薢有雌激素样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起到排泄尿酸、消肿、止痛作用。
本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西药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