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患者严格调整饮食结构(给予低嘌呤、低脂肪、低盐等饮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予相应治疗。在调整饮食结构基础上加用自拟抗痛风汤(由熟地黄20g、山萸肉12g、土茯苓30g、山药30g、生薏苡仁30g、六月雪30g、泽泻15g、猫须草30g、大枣15g、牡丹皮12g、威灵仙30g、秦皮12g组成),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2 讨论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关节活动障碍,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石病。目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只有别嘌醇,因其具有一定程度副作用限制其在临床应用。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易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留注关节肌肉,致经络痹阻而成;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嗜饮酒浆,损伤脾胃,致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湿内阻日久生热,温热痹阻经络关节而成;日久不愈,酿成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关节,可在皮肤、关节周围形成结节,导致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宜滋肾健脾、清热除湿、祛瘀通络止痹痛。抗痛风方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滋补肝肾;配以生薏苡仁、猫须草、土茯苓、六月雪、大枣等健脾除湿、解毒活血消肿;再以威灵仙、秦皮祛风通络、清热除湿止痛。实验证明,多种利湿排浊药都具有促进尿酸排泄抗炎、镇痛作用,故诸药配伍收效显著,减少复发率,且毒副作用轻微,易被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