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10)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中药外敷自拟痛风膏药物组成: 川芎6 g,白及10 g,生大黄3 g,地龙10 g,莪术6 g,防己10 g,丁香3 g,红花6 g,荆芥炭10 g,地黄炭10 g,三棱10 g,炒五灵脂10 g,铁苋菜15 g,泽兰10 g。上药碾粉,用饴糖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撮取适量药膏摊于油纸上,上覆薄绵纸,敷于患处,绑带缠绕固定。隔日1 次,3 次为1 个疗程,3 个疗程无效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法。湿热蕴结患者中加入泽泻、木通粉各3 g; 瘀热阻滞患者中加入血竭、没药粉各3 g。控制膳食和运动告知患者忌食高嘌呤食物,忌饮酒类及浓茶,多喝水,多摄取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限制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控制体质量,防治肥胖。进行适当的有氧健身运动。

2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与尿酸代谢异常,尿酸排出减少或尿酸生成过多,使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在中医学中,痛风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在《灵枢》、《金匮要略》中已有明确地记载。中医学认为痛风的发病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湿浊流注关节,发为痛风。

    中医根据痛风的发病为本虚标实,以邪实为主的特点,制订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在急性发作时,多属风寒湿热杂至,闭阻经络,瘀血凝滞,气血不畅,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气血郁于骨关节局部,则灼热红肿,功能障碍,痛不可触; 久病遂使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以致关节畸形等。所以在治疗上常常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清热化湿、散风除湿等方法。自拟痛风膏中川芎、红花、泽兰以活血化瘀; 白及、莪术、三棱以消肿散结; 生大黄、地龙、防己、铁苋菜以清热化湿; 丁香、荆芥炭、地黄炭、炒五灵脂以散风除湿; 加用泽泻、木通以加强利水、渗湿泄热的作用; 加用血竭、没药以增强活血破瘀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而西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还是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类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但是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较为明显,难以坚持长期用药。而且本组均为老年患者,伴随的基础疾病较多,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口服用药上的禁忌较多,故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避免了口服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而且对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治疗无任何影响,体现了中医药简、便、易、廉、验的特点,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在临床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愈多疗程治疗的患者,效果也愈不令人满意,个别难治性患者,多种治疗方法均未见明显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到一个满意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急性湿热痹阻型痛风 下一篇:探讨中医治疗痛风病及祛邪途径的选择分析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