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浅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6)

文章正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痹证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医家对此阐述颇丰,结合目前临床特点,笔者认为热毒血瘀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这一病因、病机特点,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内外合邪邪毒成痹

    痹证最早的专篇论述见于《黄帝内经》,即《素问·痹论》所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论述了痹证的病因,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膏粱厚味的大量食入,痛风性关节炎已经成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究其原因多为内外合邪,致脾失运化、湿热浊邪内生,又外受湿热之邪; 或遇阴寒,其性凝滞,凝滞之邪善于闭阻,致气血运行更为不畅,日久郁而化热,热盛灼伤血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体内所生成的有形之邪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积体内过量,以致邪气充盛、败坏形体而转化为毒,瘀阻肢体关节经络,不通则痛,最终邪毒成痹。正如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云: “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所以,临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见表现为以足大趾为主的下肢关节的红肿热痛,发病较急,可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头重昏沉,心烦不安,小便黄,舌质红或黯,脉滑数或涩滞等。

2 热从毒起热盛毒甚

    早在唐·孙思邈就已提出了“热毒流于四肢,历节肿痛”这一病理机制,《成方便读》云: “毒者,火邪之盛也”。《重订通俗伤寒论》亦云: “火热者,必有毒。”说明热盛为火,火盛成毒,热盛毒甚,相互影响。毒邪借助热势伤正败体,热毒蕴结,流注筋骨、关节,热灼血脉,毒伤脏腑。正如《外台秘要》所言: “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出,攻于手足也。”因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发病较急,证情较重,热邪较盛的特点。临床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病,出现关节的剧痛,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从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指标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多有血尿酸的升高,体内超量的血尿酸属于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堆积、停滞所滋生的毒邪,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而造成炎症,导致人体组织的损伤,从而表现出热从毒起,热盛毒甚的特点。

3 瘀从毒结变从毒起

    由于邪聚成毒的复杂性,痛风性关节炎亦属中医“顽痹”范畴,此类病邪的形成往往有本虚的基础,形成时间亦较长,较易侵入血分、络脉。加之热毒为患,可波及营血,致使气血壅郁; 也可劫灼营阴,耗伤阴液,使血液稠浊,停滞为瘀。此即“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正如《得心集医案·诸痛门·四肢肿痛》篇所云“四肢肿痛,手掌足跗尤甚,此必热伤营血,血液涸而不流,名为痛风是也。”《类证治裁·痹证》亦云: “痹久必有瘀血”。病邪伏藏部位深,难以祛除,因此病情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严重耗损人体的气血津液。病变多日久不愈,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关节变形、肢体废用。甚则毒邪流注脏腑,加重脾运失司,升降失常,穷则及肾,脾肾阳虚,浊毒内蕴发为石淋、关格。

4 清解毒邪化瘀通络

    笔者认为本病的证候特点虽以毒邪为基础,然而热毒血瘀实为病机之关键,突出热毒瘀的病机本质。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在临床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采用血府逐瘀汤酌加清热解毒之品为主方,方中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牛膝活血祛瘀、通痹止痛; 加黄柏、土茯苓、萆薢、车前草等清热解毒,除湿泄浊; 黄芪、薏苡仁、山药等益气扶正。诸药相伍,使邪有去路,湿热蕴毒得清,瘀血得除,脾运得健,络脉得通,肿痛得消,故病得愈。

5 病案举例

    王某,男, 52 岁, 2010 年10 月14 日初诊。左足第一跖趾关节间断性疼痛1 年,加重伴关节灼热,肿胀1天来诊。诉曾服多种止痛药效果欠佳。查体: 精神欠佳,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皮温升高,发红,关节肿胀,活动困难,纳眠差,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458μmol /L,血沉26mm/h,C 反应蛋白40mg /L,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左足X 片未见异常。舌黯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 中医诊断: 痹证( 热毒血瘀证) ,西医诊断: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用: 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牛膝10g,土茯苓10g,玄参10g,车前草30g,金银花30g,知母20g,薏苡仁30g,生甘草6g。水煎温服,每日1 剂。治疗1 周后疼痛明显好转,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能够自由活动。原方减知母10g,加黄芪15g,山药10g,继服1 周后,诸症悉除,查: 血尿酸373μmol /L,血沉13mm/h,C 反应蛋白10mg /L。




上一篇: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自拟“痛风速效汤”加减治疗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