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9)

文章正文

    痛风性关节炎(gout)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首发于足拇趾,跖趾、踝、膝、指、腕、肘关节亦好发,出现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热痛,发病急骤,剧痛难忍,长期反复发作可使受累关节发生畸形。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中医古籍中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

2 治疗方法

    内服防己黄芪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30 g,防己10 g,白术15 g,茯苓15 g,法夏15 g,川芎15 g,怀牛膝15 g,海桐皮15 g,海风藤15 g,透骨草15 g,淫羊藿15 g,薏苡仁15 g,独活15 g,石菖蒲10 g,大枣10 g,甘草10 g)上方加水1000 mL,煎煮约30 min,取汁600 mL,温服3次,日1剂;外用苦参黄柏汤加味(药物组成:苦参30 g,土茯苓30 g,刺蒺藜20 g,紫草50 g,虎杖20 g,海风藤20 g,海桐皮20 g,五加皮20 g,川芎20 g,桃仁20 g,红花20 g,知母20 g,黄柏20 g,薏苡仁20 g,枯矾20 g,鸡血藤50 g,冰片10 g)上方加水1000 mL,煎煮约1 h,待水温降至40~C时浸泡熏洗患病关节,每次泡洗30 min,每日泡洗3次。

4 讨论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占85~9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男与女的比例为20:1。但疾病高峰期仍在30~50岁。“痛风”之病名,在金元时代的中医文献即有记载。“痛风性关节炎”与中医学之“痛风”相近。最早的中医典籍中无“痛风”病名,系朱丹溪首先提出,并列专篇论述。在此以前,多将本病归属于“痹证”、“白虎历节风”等,如《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书中谓之白虎历节”。中医认为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夹内在之痰湿相互交作,邪气不得外散,郁遏化热于皮肤腠理而导致急性关节肿痛发作,为寒热交织之病症。在内为寒湿痹阻,经脉气血不通,在外为痰湿郁热蕴结不得解散,故其治法不能单一的化寒化热,而应采用寒热异治、内外分消的方法。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就是采用中药内服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外洗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值得临床推广。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法。

 


上一篇:浅谈藏医直合乃(痛风)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四妙散痛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