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等组织中,引起相应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代谢性疾病。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对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大量摄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西药虽能改善症状,但其有明显的消化道副作用和肝肾损伤。我们采用自拟方痛风克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 例,疗效满意。
1.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痛风克颗粒( 黄柏、苍术、忍冬藤、薏苡仁、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蚕砂、萆薢、秦艽、茯苓、甘草,均为三九免煎颗粒) ,1 剂/d,分两次口服,疗程10 d。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 海南康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4) 100 mg,每日2 次,口服,疗程10 d,共1个疗程。
2.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痛风”“痹症”“历节”等范畴。典型发作一般多起病急骤,有时呈暴发性,多于午夜足痛惊醒,其疼痛性质为刀割、咬噬样,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现代医家认为饮食不节、形体肥胖、起居不慎为其基本病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热毒为患是其病机关键,热毒、痰浊、瘀血相交为患是其主要病理产物。我们认为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之毒内伏血分为本病病机之关键,湿热毒邪内伏,外因引动,毒攻关节,发为本病。治当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泄浊解毒。痛风克颗粒由黄柏、苍术、忍冬藤、薏苡仁、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蚕砂、萆薢、秦艽、茯苓、甘草组成,其中黄柏、苍术、薏苡仁、茯苓、白茅根清热利湿,忍冬藤、秦艽、萆薢、蚕砂宣痹止痛,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清血分热毒,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泄浊解毒之功效。该研究显示,痛风克颗粒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情况,降低血沉、C - 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 P > 0. 05) ,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痛风克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