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1.1 常规治疗 采用对症支持疗法,如饮食控制治疗,卧床休息,关节制动,适量多喝清水,伴感染者予林可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等。
1.2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四妙散加味煎剂。方药组成:苍术15g,川牛膝15g,黄柏l0g,薏苡仁20g,土茯苓20g,萆薢15g,赤芍l0g,忍冬藤20g,僵蚕l0g,泽兰l0g,甘草6g。伴发热者加生地l0g、知母15g、虎杖15g;痛甚者加延胡索15g、全蝎4g;关节僵肿畸形者加穿山甲8g、露蜂房l0g。每天1剂,水煎取药液分两次服。
2 讨 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以血尿酸浓度过高而沉积于人体四肢关节引发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类似于中医痹证中的风湿热痹。朱丹溪《格致余论》记载:“痛风者,大率因血热已沸腾⋯⋯热血得寒,汗出凝滞,所以作痛。”其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因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别浊失司,从而导致水谷不归正化,湿毒随之而生,滞留机体,瘀结不通即痛。其标在筋骨关节,缘于湿毒瘀滞,其本在脾肾。当代名医朱良春认为“痛风乃浊毒瘀滞使然”,“此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生于内”。中老年及体胖嗜酒者多发之。根据其湿毒瘀滞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的基本病机,笔者予以四妙散清热利湿,祛风通络。苍术、薏苡仁燥湿健脾,直达中焦;黄柏清下焦之湿热,致湿热不入筋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入下焦而祛湿热,固肾有利于尿酸排出;土茯苓、萆薢清热利湿,以助分清泌浊。据现代药理研究 ,苍术、薏苡仁、黄柏、土茯苓、萆薢等药均具有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赤芍、穿山甲、泽兰活血化瘀行滞,清血分中瘀毒,以迅速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症状。
四妙散加味化湿泄浊,排泄尿酸,消肿止痛,且具调益脾肾,标本施治,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红肿热痛症状及关节活动功能,还有较好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易被患者接受,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