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清浊颗粒”治疗脾虚湿阻型慢性期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4)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中药清浊颗粒(使用江阴天江药业生产的颗粒剂),药物组成:粉萆薢20g,土茯苓20g,土牛膝15g,苍术15g,薏苡仁30g。每日1 剂,温开水400mL 冲,分2 次温服。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

2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代谢性风湿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易反复发作。西医治疗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别嘌醇、苯溴马隆等)、抗炎止痛药、糖皮质激素等,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差。

  本病属于中医学“热痹”范畴,常见于嗜食膏粱厚味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相关。《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前提和根据,居于主导地位。《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如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易致脾胃功能失调,升清降浊失司,水湿运化受阻,湿邪停滞体内,湿浊凝滞,阻碍气机升降,致湿浊内生,浊瘀互结,酿生毒性,浊毒蕴结,易致血脉瘀滞,瘀血阻络,且久病必瘀,湿、浊、毒、瘀互结,致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认为虚、邪(浊毒)、瘀乃痛风病因病机的关键,治疗当以泄浊健脾祛湿化瘀为要法,并根据三妙散化裁制成清浊颗粒。方中土茯苓甘、淡,性平,入脾胃二经,可泄浊解毒清热、利湿散结消肿、疏经通络止痛;萆薢味苦、甘,性平,入肾、膀胱二经,能分清泄浊、祛风湿,善治风湿顽痹。此二味为主药,可降低血尿酸,缓解关节肿痛,正所谓“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苍术、薏苡仁燥湿健脾和胃,使脾胃之气得以运化,同时促进尿酸从小便中排出;土牛膝活血祛瘀、解毒泄浊。五药配伍,能泄浊化瘀、荡涤污垢。全方集扶正、祛邪、化瘀于一体,共奏清热泄浊、健脾化瘀之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身困倦怠、脘腹胀满、纳食减少、舌苔白腻症状的改善明显。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下一步拟就清浊颗粒对血脂、血压、血糖的影响及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上一篇: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