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自拟痛风汤治疗湿热瘀滞型痛风性肾病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8)

文章正文

    痛风性肾病(GN)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临床表现为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本病起病隐匿,治疗不及时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痛风发病率直线上升,GN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笔者采用自拟痛风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滞型GN,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给予降糖、调控血压、止痛及其他对症处理;采用低嘌呤、低盐、低钠饮食,控制动物内脏、啤酒、海鲜等富含嘌呤成分的肉类食物的摄取,禁酒;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保证尿量维持在2500~3000 mL/24 h;别嘌呤醇片100 mg,每日3次口服,控制血尿酸;碳酸氢钠片1 g,每日3次口服。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汤:秦艽15 g,威灵仙15 g,杜仲l0g,黄芪30 g,山茱萸l0 g,薏苡仁20 g,茵陈l5 g,生大黄8 g,虎杖20 g,地龙12 g,山慈菇5 g,鸡内金15 g,川牛膝15 g。每日1剂,每次煎水200 mL,分2次温服,15 d为l疗程。

讨论

    按照GN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痹证”、“淋证”、“腰痛”、“水肿”、“历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乃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平素过食海鲜及肥甘厚味,酿生湿热痰浊,湿聚成痰,气血瘀阻,痰瘀互结,复感风寒湿热之外邪,内外相合,闭阻经络,流注关节,深入肾脏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根据这一病变机理,笔者认为湿热瘀滞型GN临床最为常见,并在多年临床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经验方痛风汤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中秦艽祛风胜湿、通利关节为君药;生大黄通腑泄浊;虎杖、茵陈燥湿清热,通利下焦;威灵仙、山慈菇清热除湿;川牛膝、地龙活血通络止痛;杜仲、山茱萸补肾健骨;鸡内金化痰、利湿、理气;薏苡仁、黄芪健脾益气、利水消肿、托毒外出,标本兼顾。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秦艽、威灵仙具有促进尿酸溶解、增加尿酸排泄并解除尿酸所致疼痛的作用,具有与别嘌呤醇等控制尿酸药物异曲同工之妙;地龙也具有一定降UA作用。

    本观察表明,在辨证基础上采用痛风汤治疗湿热瘀滞型GN,能有效降低患者UA等指标,改善肾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治疗GN的优势。




上一篇:健脾补肾泄浊方药联合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 下一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体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