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治疗急性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4)

文章正文

 

  痛风属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炎。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当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过少时,血液中尿酸盐就会超过正常的饱和度,出现高尿酸血症,易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外,由此引起痛风石的形成。现代医学通常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药物治疗,疗效虽可,但副作用较为明显。痛风属于中医学“历节”“热痹”“脚气”等范畴,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效果较好。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 治疗急性痛风伴痛风石,临床疗效满意。

1 治疗方法

  内服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外涂药四黄液(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内制剂)。(1)内服药。当归活血合剂:当归20 g,生地黄20 g,赤芍15 g,牛膝10 g,续断15 g,丹参10 g,甘草10 g,香附(醋制)10 g,羌活10 g,鸡血藤15 g,桂枝10 g,木瓜10 g,制陈皮10 g,连翘15 g,红花15 g,泽兰10 g,蒲公英36 g,紫花地丁10 g,金银花15 g。水煎,每日1 剂,早晚分服。(2)外用药:四黄液(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痛风石患处涂擦,每日3 次。以7 d 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忌食鸡肉、动物内脏、海产品、香菇等高嘌呤食物,戒酒,多运动,保持每日饮水2000 mL 以上。治疗1 周后观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

2 讨论

  早在《内经》《金匮要略》中就有“痹证”的记载。《医学正传》谓“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格致余论》谓“痛风者,因血受热已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博,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中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湿、热、痰,主要病机湿热瘀痹,治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王刚等以湿热、浊毒、瘀滞为病机,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散瘀止痛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46 例,效果明显。张攀科等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法则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9 例,疗效明确。在此原则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筛选验证,笔者采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传统制剂———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治疗急性痛风患者疗效切确。

  痛风患者多属湿热,本研究根据辨证,选取了40例痛风(湿热证)患者纳入研究。当归活血合剂治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瘀而在热,则关节局部红肿热痛,亦有感受外邪所致,治当清热祛风,消肿止痛。故方中首选当归、红花化瘀行血为主药;赤芍、丹参、泽兰活血止痛,凉血;香附、陈皮理气止痛;生地黄清热养阴;紫花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川牛膝、续断补肝肾,壮筋骨;连翘、金银花祛风散热,消肿止痛共为辅药。桂枝湿经通阳,引药达肢;鸡血藤、木瓜补血行血,舒筋活络;羌活祛风消肿、止痛,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伍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结合四黄液(大黄、黄连、黄芩、黄柏)局部外涂擦,大黄、黄连、黄芩三药清热解毒,黄柏清热利湿。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内外兼治,共奏清热、活血、止痛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外涂药四黄液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尿酸作用, 并可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液中ESR、CPR、UA 等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揭示其起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尿酸,溶解尿酸结晶,抑制炎症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治疗痛风40 例疗效观察能迅速缓解急性痛风患者的红、肿、热、痛等症状,降低痛风患者ESR、CPR、UA 水平,具有和西药相当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本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本研究纳入病例不够多,随访时间不够长,其长期疗效及确切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涤浊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