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4)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在丹溪痛风方(组成为黄柏、胆南星、苍术、羌活、神曲、龙胆草各15g,威灵仙、防己、川芎、白芷、桃仁、红花各9g,桂枝6g)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进行各组成药物的剂量调整,风寒湿痹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喜温,肢体重着,麻木不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紧或濡缓等。治疗上当重用苍术、威灵仙、羌活、防己、白芷、桂枝;痰热阻滞型,症见关节肿痛红肿,反复发作,伴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局部皮色暗红,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象滑数等,治疗上当重用黄柏、胆南星、龙胆草、神曲;血瘀痹阻型,患者症见为关节疼痛畸形,体虚乏力,面色青暗,舌质绛红多有瘀点,苔黄腻、脉象濡缓等,治疗上当重用桃仁、红花、川芎。1d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8d,观察患者疗效,血尿酸值变化等指标。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2 讨论

  痛风的病因一般被认为是“热血得寒,瘀浊凝涩”,故治疗上应重泄浊祛热毒,通行瘀阻。中医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型、痰热阻滞型和血瘀痹阻型等,而丹溪痛风方中祛风湿的药品有苍术、威灵仙、羌活、防己、白芷、桂枝,祛痰热的药品有黄柏、胆南星、龙胆草、神曲,行瘀血的药品有桃仁、红花、川芎,诸药合用,具有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的功效,是治疗痛风的有效名方。在临床治疗中,因为胆南星具有燥痰散风的作用,苍术有祛湿的功效,黄柏则擅于清热,因此此三药在对应分型治疗中用量宜重,是本方发挥良好疗效的基础。因为痛风病大多已涉及血分,多痰瘀交阻之症,故临床中在使用胆南星、苍术等祛痰燥湿药的同时,应该配合使用桃仁、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药,使疼痛得到缓解,进而缩短病程。又因痛风患者多有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故用防己来达到行水逐湿的作用。此外在祛风药的选用上要根据不同部位,亦有所偏重,如用羌活、白芷、桂枝,威灵仙分别祛百节之风、头面之风、臂胫之风。祛风药有温行流散的作用,有助于解除痛风“涉冷水、立湿地”等发病因素,也体现了应用辛热之剂,流散寒湿,来达到开发腠理作用的治疗主张。神曲具有化水谷宿食、顾护脾胃之气的作用。因治疗痛风中常使用的祛痰湿、行瘀血、泻蕴热类药物往往影响脾胃之气的运化功能,因此临床中应该重视神曲在本方中的功效,来达到祛邪不伤正的作用,适当时候也可以配合别的药以增强神曲顾护胃气的作用。痛风发病,因血热而又感受外寒、湿邪,血凝气滞,经络不通,以致四肢百节、上中下走痛。通过对12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根据其中医症状分布的频数、频率分布统计,认为: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关节疼痛、肿胀;半数以上患者存在关节畸形,关节发热、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恶风等;极少数患者还存在肌肤麻木不仁、形体消瘦、自汗或盗汗、夜休不安等症状。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显示:超过60%的患者表现为苔黄腻,脉弦滑,此外舌红,舌淡胖,脉细的患者也较多。

 




上一篇:当归活血合剂联合四黄液治疗急性痛风 下一篇:从“浊瘀内阻、脾肾失调”重新认识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