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藏医药治疗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16)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①饮食方面: 嘱患者禁食高胆固醇和高嘌呤食物( 如豆苗、黄豆芽、芦笋、香菇、紫菜、动物内脏、鱼类、发酵食物等) ,避免高精制糖、高盐、高蛋白质、高热量和高饱和脂肪食物( 如炖肉、肉汤、酥油等) ,选择低嘌呤低能量饮食( 如五谷杂粮、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等) ,保持合理体重,戒酒,每天饮水2000ml 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②起居方面: 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h 后方可恢复活动。对于体重过重的痛风患者,采用健康的减肥方式降低体重也可以控制尿酸形成。保持心情舒畅。③口服药物: 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 将藏药五味宽筋藤汤散2g 水煎5min 后去渣取汁,早晨冲服二十五味驴血丸2. 5g、中午冲服十味乳香散2. 5g、下午冲服二十五味儿茶丸2. 5g; 缓解期将藏药六味锦鸡儿汤散2g 水煎5min 后去渣取汁,早晨冲服二十五味驴血丸2g、下午冲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2g; 慢性期采用二十五味儿茶丸2g、二十五味驴血丸2g 口服一日3 次。④外用药物: 急性期局部冷敷寒水石,局部喷洒红花酒青鹏涂剂散;缓解期、慢性期局部使用五味甘露加味散( 加巴夏嘎、藏菖蒲、穆库尔没药、悬钩木) 外敷,10d 为一疗程。一疗程后煎服“三果汤”3d,用银针针刺患部放血并冷敷患处。

2 讨论

  藏医药学很早就对痛风有较系统的认识,具有二千年历史的藏医医典《四部医典》、《蓝琉璃》、《集要广注》、《词义月光》中均有记载: 痛风病因通常是进食致使血紊乱的饮食,起居行为失当,火烤、日晒等,起初隆血著骨,因而足趾和手臂肘部发病,开始时零星疼痛,日久陈旧,扩散到全身,引发此病。现代医学对痛风治疗原则是:①迅速控制急性发作; ②预防复发;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 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藏医根据藏医药学理论治病原则,当机体患病时首先从饮食方面调节,其次从起居方面养成合理、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步才进行药物治疗。本文所用药物根据藏医学原理,均按《甘肃省院内制剂药品标准》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天然藏药材,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生产的成品藏药。

  二十五味驴血丸组方独特,由驴血、生等膏、檀香、宽盘藤、余甘子、肉豆蔻、丁香、草果、豆蔻、决明子、乳香、木棉花、黄葵子、翼首草、龙胆草、连坐虎耳草、巴夏嘎宽筋藤、秦皮、人工麝香、藏红花、体外培育牛黄等药物组成,能增加尿酸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尿酸排泄,使嘌呤代谢正常,还可快速抵达关节炎症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促使炎症因子和免疫复合物的吸收,迅速解除疼痛和肢体活动不利的症状。

  二十五味儿茶丸组方: 儿茶、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西藏棱子芹、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黄葵子、宽筋藤、渣驯膏、铁棒锤、麝香、藏菖蒲、木香、水牛角、珍珠母、甘肃棘豆、扁刺蔷薇、秦艽花等。方中配伍大量解毒祛湿、清热燥湿的药物,祛除关节鞘膜间的多余黄水;活血化瘀,改善尿酸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尿酸盐的含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五味宽筋藤汤散、六味锦鸡儿汤散、日轮养护丸具有分清浊、平衡尿酸、清流泄浊、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的功效,可降低血液中尿酸盐的含量,改善尿酸代谢。方中主药诃子、余甘子、龙胆草、莲座虎耳草有消炎镇痛作用; 驴血补血养血强壮筋骨; 肉豆蔻温中健脾,改善胃肠吸收功能,促进饮食精华及药物充分吸收。最后采取外治方法,采用溶解痛风石五味甘露加味散外敷,10d 为一疗程,方中搭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巴夏嘎、藏菖蒲、穆库尔没药、悬钩木等药物,配合局部放血能够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诊断并不困难,如果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痛风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慢性期病变经过治疗有一定的可逆性,皮下痛风石可缩小或消失,关节症状和功能可改善,相关的肾脏病变也可减轻、好转。

  经临床实践证明,藏药通过平衡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可以平衡尿酸、清流泄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干黄水等,有确切的疗效。藏药内服联合外治治疗痛风疗效显著,临床上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研究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上一篇:加味四妙散内服合凉足液外洗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消肿止痛散联合冰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