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l1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藏医药独特的诊治痛风病的方法开展了临床诊治研究工作,其效果较为满意,具体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岁。在藏医药学中通风分为隆型通风、赤巴型通风、查型通风、培根型痛风等四类,痛风的基本症状为起初大腿、腰、关节、腘肌等处疼痛发痒,活动迟钝沉重,麻木无知觉。痛风初期疾病在皮肤和血液中,因此出现以跖趾关节为主的单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这时容易诊断治疗。
1.2 参考诊断依据
基本症状:体温一般在37℃ ,PH:7.4血浆尿酸浓度超过476µmol/L(8.0mg/dL)尿酸生成过多,尿素排泄减少,饮食摄入高蛋白及富含嘌呤食物,喜肉食及酗酒,体形肥胖,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急性单关节红,肿,热,痛,尿酸钠盐最后形成痛风石沉积。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以及日本修订标准。以下是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2)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5)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8)有可疑的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11)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根据藏医学和现代医学共同的症状确定为“弛”病,也就是痛风病。
2 治疗方法
2.1 藏药治疗
根据藏医《四部医典》及其它藏医巨著的相关理论及治疗痛风病的原则,首先确诊后第一时间服用“驰汤”,根据具体病情及体质等情况将“驰汤”服用二到三天时间。第二,服完“驰汤”后根据具体病情,早上服用:桑培罗布(如意珍宝丸)或二十五味驴血丸;中午服用:碑琼久阿(十五味乳香丸)或二十五味桑登丸;晚上服用:阿嘎尼秀(二十味沉香丸)或十八味杜鹃丸;间隔“驰汤”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加减辨证治疗;凌晨交替服用:二十五味珍珠丸与常觉。第三,根据痛风病的红、肿、痛等的具体症状在肿痛处使用藏药外敷膏“痛风贴”。第四,根据藏医药学的理论和治疗原则及针对具体病情,对有些痛风病进行放血疗法。以上藏医药治疗痛风病的原则和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显著的疗效。
2.2 西药治疗
原则上主要采用藏药来进行治疗,但为了预防、控制感染针对病情适当使用了青霉素,头孢拉定,同时为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少量丹参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用于辅助治疗。
2.3 饮食起居方面
根据藏医对痛风的认识及现代医学对痛风的相关要求,主要是预防血尿酸升高及尿酸盐沉积,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吓,蟹等海鲜,肉类,豌豆等。严格戒酒防止肥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副含维生素食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0g/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增加尿酸排泄,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夜间睡眠前应喝足水,以防夜间睡眠中尿夜浓缩使尿酸浓度增加,尿夜的稀释可延缓结石的生长速度,并促进结石的排出,避免过度老累,紧张,体育锻炼适度,对有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者应卧床休息,应患侧脚抬高。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
①显效:高尿酸血症明显改善、体温、PH值、血尿酸浓度正常,关节红、肿、热、痛完全消失。② 好转:高尿酸血症明显改善,体温、PH 值、血尿酸浓度正常或接近正常。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病情恶化。
3.2 结果
45例中显效26例占50%以上,好转17例基本达到40% ,无效2例接近10% ,显效好转占90%。
4 讨论
藏医认为痛风是病位在四肢的双侧肘关节及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性关节炎,典型的四个发病部位(常见为单侧关节发作),是一种急性而又复杂难治的疾病,藏医学认为痛风是“龙、差”紊乱型的疾病,在治疗上也是一种较为急性而复杂又难治的疾病之一。藏医病因病机辨证论认为“龙、差”紊乱症状必须要“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来达到“龙、差”的平衡状态进行治愈的目的,上述藏药均有清热解毒,具有净化血液,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结缔组织,消除滑膜水肿,控制关节组织中肉芽生长,排除滞留于体内的“龙”、黄水,加强神经营养,缓解红、肿、热、痛、增强免疫功能等。特别是控制痛风结石形成的速度,并保护相应器官、组织的功能。因此运用藏医药为主适当结合西医方法治疗痛风能够取长补短,标本兼治、相互补充,提高疗效且基本无副作用。通过本次治疗45例痛风病的效果表明藏医药治疗痛风病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潜力,因为该治疗方法疗程短、疗效好、复发率低,特别是首次发病期不能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否则出现依赖性强、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等弊端,因此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总之,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藏医药治疗痛风病方面与其它医学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