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13)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内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同时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内服方以自拟通络止痛汤为基本方,法取温经通络止痛,达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通络止痛汤方:羌活、独活、防风、桂枝、当归、赤芍、川芎各10g,忍冬藤、茯苓、薏苡仁各30g,防己、虎杖、牛膝各15g。随症加减:关节疼痛剧烈者,加细辛6g;关节肿胀者,加三七粉6g 冲服,威灵仙30g;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者,加太子参、黄芪、山萸肉各20g,枸杞子、白术、丹参各15g。水煎服,日1剂,7 天1 疗程,连服4 疗程。

    外敷方以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为法,方药:当归、红花、桃仁、独活各30g,血竭、乳香、没药、水蛭、细辛、冰片各15g,松节13g,威灵仙50g。中药热奄包,每日1 次,每次30min,7 天为1 疗程。

2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识到痛风是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血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西医在本病治疗尚无特殊方法根治,一般采用低嘌呤饮食,多饮水,碱化尿液,结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虽有缓解与控制症状的疗效,但易复发疗效不稳定,且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病”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肢体经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所致,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经脉加之嗜食肥甘厚腻之品,酿湿化热,痰浊内生。治则以疏风散寒,清热利湿,泄浊止痛为法,佐以健脾化痰,温经通络。方中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当归、赤芍、川芎活血养血,清热凉血,行气止痛;桂枝温经通络;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佐以虎杖、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以制诸药之燥性。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同时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热奄包可使腠理开,促使药物经体表吸收发挥药物最大疗效。方用当归、红花和血养血,血竭、乳香、没药温经通络,散瘀消肿,水蛭破血逐瘀,续筋骨,细辛散寒止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松节祛风燥湿止痛,威灵仙祛风胜湿,化骨硬,加冰片取其芳香开窍走窜之性味,增强全方活血散瘀行气通络,清热除湿之功效,引诸药直达病所,兼有防腐止痒之功。采用内外兼治法使诸药达到相互补益,既可改善调节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又可缓解局部疼痛症状达到迅速消肿止痛,且疗效稳定。

 




上一篇: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效果的临床观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