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0)

文章正文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持续增高并逐渐发展成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晚期关节僵硬畸形,可伴有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为主要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祖国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为痹症、白虎历节风等范畴。《丹溪心法·痛风》论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明确提出了本病的中医病名及病因。总结历代中医学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有风、湿、热、痰、瘀、虚等,其中脏腑气血不足为致病之本,外感、内生之邪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饮食失调是诱发和加重的因素。平素过食厚味,湿热内蕴,兼外感风邪,气血不能畅通,热邪瘀阻经脉而成本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数在夜间起病,突发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功能受限,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主要治疗目的是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并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等,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近年来,采用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 治疗方法

1.1 给予自制的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1)加味金黄膏组成:金黄膏出自《医宗金鉴》,海南省中医院药剂科在其基础上加入虎杖、血羯,诸药研成细粉过筛,凡士林500 g加热成液体状,徐徐加入药粉100 g调成20%的膏状,冷却后即成金黄膏。具体药物组成:大黄75 g,黄柏75 g,姜黄75 g,白芷75 g,天南星30 g,木香30 g,丹皮30 g,天花粉150 g,虎杖30 g,血羯30 g,生甘草20 g。(2)加味金黄膏的用法:把金黄膏均匀涂在3--4层无菌纱布上厚3~4 min,外敷于疼痛部位,面积略大于疼痛部位,覆盖1层透明敷料后包扎,每日换药1次,7 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 护理要点

1.2.1 用药护理 外敷加味金黄膏期间,可根据患者皮肤红肿热痛的改善情况增减敷药次数和时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现象,如若出现红疹、瘙痒等,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处理。

1.2.2 专科护理 急性发作时局部不宜用热敷或冷敷,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冷敷容易导致尿酸沉积于皮下,对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不利,可使局部炎症加重;避免病变关节负重,并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40度,促进血液回流;对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严重控制,如豆制品、菠菜、海鲜、动物内脏等;饮水最佳时间为两餐之间及晚间睡前和清晨,鼓励患者每日保证饮水量达2 500--3 000 ml,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适当活动,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禁饮酒。

1.2.3 健康指导 为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知程度,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注意保暖和避寒;忌用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定期复查血尿酸,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并发疾病。

3 讨论

3.1 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朱丹溪首次提出“痛风”之名,其在《格致余论》提到:“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此治疗思路对后世医家治疗痛风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根据痛风急性发作时多见于寒湿痹阻或湿热瘀阻,认为其病机是寒湿热之邪闭阻关节经络,稽留骨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近年来,中医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辨证论治,逐步丰富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尤其远期疗效佳,毒副作用少,复发率低,从而推广了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范围。例如方策等旧分型辨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用四妙散加减;瘀热阻滞型用枝藤汤加减;痰浊阻滞型用涤痰汤加减;肝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等。

3.2 加味金黄膏的药物组成及分析 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上认为与素体阳气偏盛、或阴虚阳抗之体,或嗜食肥厚腻、辛辣之品,或内行蕴热,感受风寒湿邪易化十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脉、关节,郁而化热等有密切关系川。我院在总结历代中医学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西药使用胃肠道副作用较大,使用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较满意。金黄膏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之功效,该方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木香、丹皮、天花粉、生甘草等中药组成。历代研究表明 :金黄膏可促使硬结软化,炎症消退;同时金黄膏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抗感染中草药的作用不同于抗菌素,可能是调整机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观点。我院药剂科在其基础上加入虎杖、血羯制成膏剂,经多年临床使用,证实不仅适应证广,而且疗效显著。全方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木香、丹皮、天花粉、虎杖、血羯、生甘草。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止血、敛疮生肌、活血散瘀等多方面的作用[1 。

3.3 疗效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关节疼痛剧烈,如刀割或咬噬样。若长期得不到控制,反复发作最终会出现痛风石、关节畸形而功能废用、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是目前治疗痛风的目标之一。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但西药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本组研究表明,两组总的临床疗效相当(P>0.05),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血尿酸两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疼痛与降低血尿酸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改善肿胀、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肿胀及关节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总的临床疗效和传统口服醋氯芬酸分散片与别嘌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当;加味金黄膏外敷直接作用于关节局部,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可迅速有效的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在改善肿胀及关节功能方面明显具有优势,且避免了口服药物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及肾损害风险等,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体会 下一篇:四妙丸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