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用清热泻湿汤(《杂病源流犀烛》)。黄柏10g,苍术10g,苏叶6g,赤芍10g,木瓜12g,泽泻12g,广木通6g,防己12g,槟榔10g,枳壳10g,香附6g,羌活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煎2次,分早晚2次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 护理方法
饮食护理:避免高嘌呤食物,宜吃不含嘌呤或含嘌呤极少的物品。肥胖者要控制体质量,饮食限量,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严格戒酒,多饮水、每天2000~3000mL。
对症护理: 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15°~30°以减少压迫,尽量减少关节活动,避免负重,至疼痛缓解后72h。
心理护理: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往往夜不能寐,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患者常表现烦躁、焦虑、郁闷失眠、恐惧。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本病的病因、病程、治疗及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体 会
西医目前常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类抗炎剂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虽然能够控制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红、肿、热、痛,减少患者痛苦,但其不良反应亦较明显,尤以胃肠道反应明显,部分患者有肝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依从性低,难以彻底治疗。痛风首见于《丹溪心法》,其谓“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自虚⋯⋯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多发于形体丰腴,平素嗜洒,善食肥甘厚味之人,病因病机为脏腑积热,浊毒内生,阻闭经络,流注关节。治宜清热利湿,泄浊解毒,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清热泻湿汤方中黄柏、苍术、广木通、防己、槟榔、木瓜、泽泻、甘草清热利湿,泄浊解毒;赤芍、苏叶、枳壳、香附、羌活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由于本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故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及时与否,对于药物疗效的影响和病情的复发关系极大,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严格戒酒,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饮水以加速尿酸的排泄,并且要加强心理护理。这对于增强疗效,防止复发,改善预后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