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清热定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4)

文章正文

1  湿热蕴结型证候

    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  清热定痛汤药物组成

    黄柏、知母、生地各10g,虎杖、木瓜各15g,忍冬藤、威灵仙、山慈菇各20g,紫花地丁、半枝莲各30g,桂枝、生甘草各6g。加味法:关节疼痛甚加乳香、没药各6g;屈伸不利加伸筋草15g;小便不利加萹蓄、萆薢各10g;病久腰膝酸软, 肝肾亏虚者加川牛膝、桑寄生各15g。以上中药加水1000mL,煎20min 滤出,再加水600mL,煎20min 滤出,2 次药汁混匀,分2 次口服,每日1 剂。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人体内血尿酸增高后,尿酸盐在关节组织沉积,刺激关节并发生一系列的炎性反应而造成的,以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灵活、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发作,病久可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中医“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彼痛风者, 大率因血受热, 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明·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又称白虎历节。一般认为自身血分有热, 脏腑蕴毒, 后天过食膏粱厚味致湿热内蕴,加之外邪阻滞经络,气血凝滞,以致经脉不通而发病。

    清热定痛汤方中的知母、黄柏性寒而清利湿热;紫花地丁、半枝莲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忍冬藤、威灵仙、木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木瓜并能引药下行;虎杖、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桂枝辛温,在大队清热泄火药中,既可防寒凉太过,又可增强全方祛风舒经通络的效果;热邪最易化火伤津,生地、甘草清热生津,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清热胜湿、宣痹通络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柏可促进血尿酸排出,缓解关节肿痛; 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及白头翁醇等,具有溶解尿酸、利尿及解热镇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伸筋草有降温、利尿、增进尿酸排泄之作用;山慈菇含秋水仙碱,对痛风治疗有特效。

    临床观察表明,清热定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既能改善症状,解除病人痛苦,又能降低血尿酸,与西药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峻猛有毒中药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运用 下一篇:从“虚、浊、热、瘀”辨证痛风浅谈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