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3)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煎服治疗,治疗方法为苍术12g、赤芍12g,黄柏12g,牛膝15g,茯苓20g,半夏12g,通草6g,丝瓜络12g,防风10g冬瓜仁15g,半夏12g,大青叶15g,丹皮15g,若患者出现灼热红肿、苔黄时应加细辛3g,滑石15g,丹参15g。若患者纳呆腹胀时应加少量白豆蔻和木香。

2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人群为4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部位为脚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特别是患者的踝部与足部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发的患者尿酸沉积在自身关节囊、软骨、滑膜囊、骨质等部位而引发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的征兆,局部表现为不能忍受被单覆盖或周围震动,深夜出现足痛惊醒,痛如刀割或咬噬样的慢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的范畴,中医学研究显示其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主要为外感风、湿、痰、寒、热、瘀六郁,内因主要为患者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等。本病由于外感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病较急;若患者由于正气不足,复感外邪者,临床表现多为发病较缓,且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迁延难愈。可见对于本病多发生为内外合邪和本虚表实。

    研究显示痛风与肾虚精亏、脾失健运存在密切的关系。肾脏为先天之本,既藏先天之精,又封后天血脉之精,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自身精力逐渐衰减,肾气随着虚损,肾虚则出现精气失充和经脉失养,抵抗外部邪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且泄浊之职低下,浊邪蓄积不化,故而发为本病。可见肾虚是痛风发病的根本原因。脾失健运也是另一重要病因,对于脾气亏虚的患者出现代谢紊乱,运化泄露浊之能衰减,患者代谢产物蓄积不化,进而浊邪失泄,成为高尿酸血症形成的病理基础。

    典型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临床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腕、踝、肘、膝、手及足部等其他关节。急性期临床表现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眠。病情反复发作,则可逐渐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的关节出现红、热、肿、痛,活动明显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伴有渗液。可伴有疲倦、寒战、发热、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周可见症状缓解。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肤色。部分患者可出现脱屑和瘙痒。慢性期尿酸钠在患者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频率逐渐频繁,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受累关节也随之增多,疼痛也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等部位较多见,而外耳的耳轮、指间、跖趾和掌指关节等处可能出现痛风石,随着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畸形、僵硬、肥大、活动受限。




上一篇:虎杖萆薢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 下一篇:从脾肾论治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