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和( 或) 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 如滑囊、肌腱、皮下组织) 而形成的病损及炎症性反应,临床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结石、肾脏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日常所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食类增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痛风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常规应用别嘌醇、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其降低血尿酸作用比较明显,但作用不持久,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笔者运用虎杖萆薢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1 治疗方法
给予虎杖萆薢汤:虎杖15 g,萆薢15 g,车前子10 g,制大黄10 g,川牛膝10 g,苍术10 g,黄柏10 g,牡丹皮10 g,赤芍药10 g,冬葵子10 g,泽泻10 g,山栀子10 g,威灵仙10 g ,水煎,每日1 剂,分2 次服,连用2 周。
2 讨论
痛风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等范畴。多由风湿热邪侵袭肌表,流注关节,致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甚至畸形等症。《格致余论·痛风论》谓: “彼痛风也,大率因血受热,已有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夜则痛甚,行于阴。”说明痛风乃因血分受热,灼血成瘀,湿热内生,炼液为痰,致使瘀痰聚结,痹阻关节、经络。治疗当蠲痹利湿、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以自拟虎杖萆薢汤治疗。
方中虎杖微苦、微寒,长于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合成和释放,或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中PGE2的灭活而使PGE2含量下降,以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萆薢苦平,分清泌浊,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与牛膝配伍可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激活、抑制炎症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以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车前子清热利水祛痰,威灵仙通经络止痹痛,有溶解尿酸石、增加尿酸排泄、抗痛风作用。
山栀可增加肠蠕动,排毒通便,泄胃中邪热,重用山栀对脾胃湿热型痛风效果良好。大黄通达下焦,荡涤积垢,促进尿酸的排泄;其所含的大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以抑制尿酸的形成。
黄柏、苍术坚阴利尿,降低血尿酸,减轻高尿酸的肾损害。牡丹皮、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通络,减轻关节红肿疼痛。泽泻、冬葵子淡渗利湿,宣化湿浊,促进尿酸从小便中排出。
本观察发现,虎杖萆薢汤能显著减轻关节的红肿热痛、改善关节的功能活动; 而且可降低血尿酸及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达到促进尿酸的排泄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以治疗急性期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