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三五独活寄生汤治疗痛风性肾病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3)

文章正文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一种疾病。研究发现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西药尚缺乏既可降低血尿酸,又具有明确改善肾功能的药物,而中医药在此独具特色。

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大量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片3 g /d。对照组予基础治疗上加用别嘌呤醇缓释片100 mg,每日1 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三五独活寄生汤( 苍术10 g、茯苓10 g、黄柏10 g、川牛膝15 g、泽泻10 g、肉桂3 g、独活10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威灵仙15 g、土茯苓30 g、忍冬藤30 g、鸡血藤30 g、制大黄10 g) ,每日1 剂水煎,早晚分服,疗程为半年。

2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长期痛风有显著性肾损害,尸检显示, 90%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其中17% ~ 25% 死于肾衰竭,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显示,0.6% ~ 1.0% 终末肾衰竭由痛风性肾病引起,单肾脏的病理改变达100%。

  目前西医治疗痛风性肾病主要以控制血尿酸及抗肾纤维化为主,控制尿酸选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等) ,降尿酸治疗启动后,急性痛风发作频率增高,指南建议选用小剂量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预防发作,但鉴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及肾毒性,中国降尿酸治疗并未规范化,导致痛风发作频率反而增加,或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并无特殊临床表现,因此中国患者普遍未接受降尿酸正规治疗,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纤维化方面西医同样无明显特效药物。

  中医认为痛风性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平常生活往往大量应用肥甘之物,导致伤脾损胃,恣欲伤及肾元,伤先天后天之本,脾虚导致运化失司,湿积于中焦,汇聚形成痰,久蕴化为热,湿热蕴结,导致流注下焦,秽浊之邪因湿热煎灼化成石,久病浊邪化毒结于肾络,肾元衰竭,虚实夹杂,因此其病以脾肾为本,痰湿瘀阻为标,故健脾益肾,祛湿化瘀为基本原则。

  三五独活寄生汤综合了三妙散、五苓散及独活寄生汤而成。三妙散出自《丹溪心法》二妙散加牛膝演变而成,方中苍术、黄柏清热除湿,加牛膝补肝肾、壮筋骨,又能引药下行,专治湿热盛于下焦痿痹等症。五苓散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五苓散中,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桂枝辛热为使,本方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三方化裁,同时配合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忍冬藤清热通络舒筋,鸡血藤补血活血等,全方取其补益先天,利湿清热,兼活血化瘀,与西医降尿酸,预防发作及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不谋而合。

  本实验采用的三五独活寄生汤恰巧针对了该病肾元虚弱、痰湿痹阻关节的病因病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71. 88%)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特别夜尿频多、腰酸乏力、关节肿痛等,比单纯西医治疗更能有效降低血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24 h 尿蛋白定量、尿RBP,为痛风性肾病提供治疗方案,对临床诊治痛风性肾病及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一篇:消痛膏外敷治疗痛风 下一篇:三虎丹黑膏药合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