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轻组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2)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口服痛风内服方( 独活10 g,当归20 g,钻地风10 g,甘草10 g,土茯苓40 g,薏苡仁30 g,威灵仙15 g,虎杖20 g,萆薢20g,活血根10 g) ,上药均按统一工序,制作为水煎剂,每

剂煎煮2 次,浓缩为450ml,分3 袋装,每袋150ml,口服1 袋/次,3次/日。配合外用药封包,外用药物( 大黄50 g,钻地风50 g,打成粉末状) 用水调成黏稠状外包患处,每日1 次,每次4 ~ 6 小时。治疗疗程为7 天。

2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痛风”范畴。中医药治疗痛风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中药汤剂口服,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标本兼顾,且价格相对便宜,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更成为了大部分医家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追溯该病的历史,可追溯到金元时期。《丹溪心法•痛风》: “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痛风论》: “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曰: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其中“胕肿”“疼酸”“惊骇”三个症状,病因皆为“火”。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阳证、实证,热之极便是火,故曰“皆属于火”。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加之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风湿热邪,或因人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感邪从阳热化,脏腑积热,热郁为毒,热毒气壅于血脉,循于经络,湿、热、瘀、毒留滞经络骨节,气血不能畅通,导致关节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因此,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瘀阻经脉。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为法制定出痛风内服外治方,内服方由土茯苓、独活、当归、钻地风、甘草、薏苡仁、活血根、虎杖、萆薢、威灵仙组成; 外洗方由大黄、钻地风组成。全方共奏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效。外用于红肿热痛关节有消肿镇痛之功。方中以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土茯苓为君,《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定痛,虎杖既能调整胃肠,通过大小便排出潴留于关节间的代谢废物,又有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本草拾遗》谓其“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滇南本草》谓其“攻诸肿毒……利小便、走经络”,故应视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病不可或缺之品。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通痹,《本草正义》: “萆薢,性能流通脉络而利筋骨”,《神农本草经》: “强骨节者,宣通百脉; 湿浊去而正气自强,非能补益以助其强固”。虎杖、萆薢合用起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之效,共为臣药; 当归补血活血、通络止痛,《本草正》: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现代药理研究亦提示当归有抗炎镇痛作用。独活祛风燥湿,散寒通络,舒经活血,止痛蠲痹,有宣通百脉的功能; 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广西中草药》: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钻地风,又名多腺悬钩子,为宁洱当地草药,具有祛风除湿之功,《药材资料汇编》: “去风湿,止痛。”活血根即大血藤,亦为宁洱当地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之功,治疗风湿关节疼痛。以上各药配合应用为佐。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为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炎、镇痛等作用。外洗方中大黄泻火通便、破积滞、行瘀血,外敷能清火、解毒、消肿; 《日华子本草》: “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雍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钻地风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二者合用治疗风湿痹痛。我科长期运用该组合剂治疗痛风患者已多年,临床观察能迅速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

 




上一篇:蒋小敏教授经验方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