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消痛膏外敷治疗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3)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消痛膏由经方白虎加桂枝汤加双合汤化裁,中药组成(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丹皮、紫草、薄荷、全蝎、蜈蚣、地龙、莪术、山慈菇、桂枝、制南星、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 )制法:除冰片外余药碾为末后,麻油均匀,后加入冰片再调匀,制成油膏。

  用法:将消痛膏外敷于肿痛处,每日更换1 次,敷药前温水清洗患处至清洁。

  服药期间禁服高嘌呤饮食,辛辣刺激物,饮酒等。7 天为 1 疗程。

2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因其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特点,归属于祖国医学“热痹”的范畴。其主因在于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复因劳累、外感风寒之邪等助湿生热,湿热之邪流注于关节、肌肉,聚湿成痰,气血壅滞不畅,痹阻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痹阻经络关节而致,临床多以风湿热痹为多见,治以清热通络、祛除风湿。内治常选白虎加桂枝汤、双合汤化裁治疗,前方以清热宣痹为主,后方则有活血化瘀、祛痹通络致功效。《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根据这个原则,我院外科总结多年临床治疗痛风的经验,将以上二方联合后加减制成外用敷贴。方中: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丹皮清热坚阴,桂枝解肌发表,薄荷、紫草疏风清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地龙、全蝎、蜈蚣、莪术、山慈菇搜剔络道,与桂枝、桃仁、红花寒热并用,冰片清热消肿,制南星外用消肿散结,诸药合用,清而不滞,温而不燥,清泄湿热而无凉遏之虑,共奏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是以其临床疗效显著。局部敷贴消痛膏和外搽扶他林均可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的局部症状和降低血尿酸,但局部敷贴消痛膏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外搽扶他林组。究其根源,古籍曾记载 “透皮吸收”的理论,即利用不同药物的理化作用,按照 “体表穴位—经络通道—络属脏腑” 的传递, 从而达到治疗该疾病的目的,这可能是局部贴敷消痛膏优于口服药疗效的一个原因;另外从西医角度来说口服药经胃肠道吸收过程中,受到消化液的影响、消化道粘膜的选择、肝脏的代谢等,有效成分可能减少或被破坏,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口服药久服易损伤脾胃,使湿浊更甚。通过上述试验可见,消痛膏疗效确切,尤其对于痛风患者通络止痛效果明显,消痛膏以痛为腧,从受邪之处使药力由皮到肉再到筋骨,由外至内渗透直达病所,且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皮疹、皮损的等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综上所述,消痛膏外敷治疗痛风疗效确切,且较之西药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消痛膏的组成为经验方,虽然有严谨的临床实验数据的佐证, 但是样本含量少,且没有动物实验的基础研究,缺乏客观性; 因此下一步我们应该积极制定出明确的痛风的辨证分型标准,将样本量扩大,同时进行动物实验来获得确切客观的数据结果将其与临床试验数据结合,从而使痛风的治疗用药更加科学合理化,总之消痛膏外治痛风前景光明,值得推广。

 




上一篇:浅谈浊毒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 下一篇:三五独活寄生汤治疗痛风性肾病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