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药学监护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9)

文章正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1 0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因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药学监护对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有着实际意义。

1 痛风的分类和分期

    痛风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后者是由某些系统疾病或药物引起。痛风按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期、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期。

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药物治疗原则

    急性期以缓解症状为主,间歇期及慢性期以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为主。急性期常用药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葡萄糖等。间歇期及慢性期常用药有排尿酸药:丙磺舒,苯溴马隆,磺吡酮;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奥昔嘌醇。

3 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药物的药学监护

3.1 秋水仙碱的药学监护 秋水仙碱是从秋水仙的球茎和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其作用机制是秋水仙碱与粒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从而妨碍粒细胞活动,抑制粒细胞浸润,干扰白细胞在趋化运动中造成的炎症反应。可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发红炎症反应,本药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用药可预防慢性痛风的急性发作。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一般约需3~5mg,24小时不需服用本药,此后可一日0.5~1.5mg,分次服用,共7日。预防慢性痛风的急性发作,一日0.5~1.5mg,疗程酌定,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随时停药。肾功能不全时一次0.5~0.6mg口服,一日1~2次。本药曾被列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但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相近,容易发生中毒,且不良反应多,有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细胞坏死及神经系统毒性、精子减少、脱发及伸舌样白痴等。因此,对本药过敏者、骨髓增生低下者、小于2岁的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忌;心功能不全、胃肠道疾病患者、年老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宜用作长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药物。

3.2 非甾体抗炎药的药学监护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关节、滑膜的充血、渗出等炎症反应, 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本药开始治疗时应给与足量,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NSAIDs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症状,传统NSMDs大部分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毒性是由于其抑制COX一1引起的,新的NSAIDs如塞来西布等,是COX一2抑制剂,胃肠道不良反应降低50% ,而临床疗效不亚于非选择性NSAIDs 。对NSAIDs产生变态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急性关节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孕妇、哺乳期妇女、炎症性肠病和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3.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学监护 可抑制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水肿,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只在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而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有禁忌时才采用,能迅速缓解急性发作,但停药后易出现“反跳”现象,加用维持量秋水仙碱1周可防止“反跳”,该类药不宜长期服用。

3.4 氨基葡萄糖的药学监护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选择性作用于骨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与修复结缔组织、消炎止痛作用,其消炎止痛作用与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相似,但无后者的胃出血等不良反应,且耐受性良好。它能降低痛风等引起的骨关节炎关节肿胀与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片剂一次0.75g,一日2次,疗程6周;或一次0.24—0.48g,一日3次,连服4~12周。胶囊盐酸盐制剂一次0.24~0.48g,一日3次,连服4一l2周;胶囊硫酸盐制剂一次0.5g,一日3次,连服6周。颗粒剂一次0.75g,一日2次,疗程6周。每年可重复治疗2—3疗程。本药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不适。本药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偶见轻度嗜睡。对本药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5 苯溴马隆的药学监护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的浓度和组织中尿酸结晶的沉着,也可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作用比丙磺舒强。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1.由小剂量开始,一日25mg,可增至l00mg,早餐后服用,同时加服碳酸钠。2.一次50mg,一日1次,早餐后服用,一周后检查血尿酸浓度。3.治疗初期一日l00mg,早餐后服用,待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时改为一日50mg。本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一般较轻。

3.6 丙磺舒的药学监护 通过抑制近端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血尿酸的浓度降低,从而减少尿酸沉积。也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溶解。适用于发作频繁的痛风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者及痛风石患者,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0~60ml/min。2.无肾结石或肾结石病史。3.非酸性尿。4.未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开始一次0.25g,一日2次,一周后增至一次0.5g,一日2次。最大剂量一日2g。在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由关节析出,可能加重患者痛风发作。用药时应同时大量饮水(2500m1),并加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保证尿pH值为6~ 6.5,以防止尿酸盐在泌尿道沉积形成尿结石。治疗期间如有痛风急性发作,可继续使用原量,同时给予足量的秋水仙碱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3.7 别嘌醇的药学监护 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的生成减少,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者,也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用于治疗痛风,适合于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患者,用于痛风性肾病患者,可使症状缓解,且可减少肾脏尿酸结石的形成。用于痛风石;用于尿酸性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治疗痛风初始剂量50mg~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测定值仍高,可再增加剂量。一日最大用量不宜超过600mg。治疗尿酸结石一次100~200mg,一日1~4次或一次300mg,一日1次。

3.8 奥昔嘌醇的药学监护 是别嘌醇主要的活性代谢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浆和尿中的尿酸浓度。较别嘌醇作用弱。初始一日100mg,逐渐增至血尿酸水平降至理想值或临床改善,最大日剂量800mg。用药期间应足量饮水,并使尿液维持中性或弱碱性。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呕吐。




上一篇:风一样的痛 下一篇:“重男轻女”说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