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诊治误区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2)

文章正文

    痛风病是人类最古老代谢性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最为多见,在历史记载中,痛风多见于社会上层人士如达官贵人、白领阶层,因此又称之为“富贵病”,近年来随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及社会结构的变异,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在东方,尤其在我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预计在今后在10~20年内痛风病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性疾病,在目前医学界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却远不如糖尿病那样深,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痛风病的诊治方面存在许多误区,现浅谈如下:

1 首先在诊断上存在两种误区

1.1 痛风的诊断: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经历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及痛风性肾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往往是此类患者能就诊的一个阶段,是尿酸钠微晶体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对于一个中年男性或体态偏肥胖者或嗜食海鲜有饮酒史者等出现突然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时首先应考虑到痛风病的可能,其第一跖趾关节(约占90%)足背、踝、膝、指关节的剧烈的突然发作的疼痛往往是第一时间的临床表现,且其发作特点为突然发作,多经2~3天后可自行缓解,来去如风,反复发作且发作间期正常,经过一个漫长过程可遗留关节畸型,由于缺乏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常被误诊为下列疾病:1.急性化脓性关节炎;2.外伤性关节炎;3.淋病性关节炎;4.其他结晶性关节炎;5.银屑性关节炎;6.蜂窝组织炎;7.急性风湿性关节炎;8.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医生认真询问病史,掌握痛风的易感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诱因、相关辅助检查,熟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临床特点,作到早期诊断是不困难的。

1.2 尿酸与痛风的关系:正常血尿酸浓度男150-380umol/L,女100-300umol/L, 当超过时称为高尿酸血症。在男性>420 umol/L,女性>350 umol/L时在正常体温下可析出尿酸钠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周围软组织引起炎症过程即发病,但是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大约只有5-12% 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实践证明血尿酸浓度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发展为痛风的机率就越大,当然已经发展为痛风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也未必都是高于正常水平的,如果高尿酸血症无关节炎症状发作,我们只能认为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阶段,是痛风临床表现的一个过程。

2 在治疗方面

    良好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正确的认识,纵观痛风病的整个病程由此而造成的损害既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最终影响肢体功能造成障碍,又可以出现肾损害表现肾功能衰竭、慢性间质肾炎、尿路结石。此外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必须正确认识该病的危害,给予系统规范治疗,以避免在临床工作中不自觉走入误区,我们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常见治疗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在饮食治疗上,临床常见有重视不足及具体治疗方案掌握不当,饮食治疗是痛风病的基础疗法,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故应严格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的摄人。由于这类病人往往同时合并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故适当地限制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仍是极为重要的,从总体上讲饮食疗法要达到的目的有: (1)减少外源性嘌呤成分的摄入以减少尿酸来源; (2)限制过度饮酒; (3)肥胖患者体重的正常化。同时依据痛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具体方案的掌握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及间歇期各有所侧重。

2.2 药物治疗目的有四方面: (1)迅速控制急性发作; (2)防止复发;(3)预防和治疗尿酸钠盐沉积所引起的损害; (4)预防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与肾功能损害,所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在急性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有一定差别的,至于慢性痛风石的治疗,我们只能以预防其形成为主,防重于治,包括低嘌呤饮食、戒酒,防止使用诱发关节炎和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以及抗炎和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如未能有效控制痛风的发展,痛风石(尿酸钠微结晶)形成并沉积于手足等特殊部位而影响功能的患者必要时采用手术。

2.2.1 急性期药物治疗选择:尽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自然缓解的倾向,但仍宜尽快控制发作,且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所以抗炎止痛药物的应用宜尽早,直到炎症完全消退。

1)秋水仙碱具抑制白细胞吞噬尿酸盐晶体,抑制溶酶体和乳酸的形成与释放,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首选药物,且疗效肯定,作用快,国内报道有效率可达86.8% ,但它不能降低血尿酸,也不能增加尿酸排泄,且具较剧烈的毒性反应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功损害、骨髓抑制等,因此将秋水仙碱作为抗复发的常规药物,长期应用有悖于药物的治疗机制且增加患者负担及不良反应,相比之下非甾类抗炎药临床应用较广泛且副作用也少,可以用于秋水仙碱治疗有禁忌症无效或不耐受或已发作数日的痛风患者。

2)激素的应用:应避免滥用激素,不仅包括量过大且时间过长,严格掌握及适应征等,临床主张对于秋水仙碱,非甾类抗炎药疗效不明显,不能耐受或有禁忌,或急性关节炎发作伴较重全身症状者才考虑应用,且以中短效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为主,用量强的松15mg/天以下,氢化可的松200~300mg/天,大多疗程在十天以内。这样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且尽量避免副作用。

3)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对于未应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急性期不能控制时,不宜选用促进排泄药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否则将加重症状,原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可根据病情维持原剂量,急性发作症状完全消失前不应擅自增大其剂量,从总体上讲,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都不是降尿酸药物的适应症。

2.2.2 发作间期的药物治疗:对于间歇期治疗用药问题, 目前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发作间期很长且发生后血尿酸及肾功能仍正常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只有出现下述情况才考虑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 (1)可见的痛风石;(2)血尿酸过高有明显增加的痛风石沉积和(或)肾石病的危险; (3)复发性尿酸性肾结石,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必须注意其毒副作用及配伍。

1)排尿酸药如立加利仙,适用于有关节炎急性发作史而无痛风石和肾结石、肾功能正常,血尿酸增高及24小时尿酸<700mg的痛风患者,应注意此类药不宜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否则降低疗效,另外服用排尿酸药物过程中提供多饮水加服碳酸氢钠0.5 -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盐分解,防止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小管或尿酸排出过程中形成尿路结石,为避免服用排尿酸药物后大量尿酸突然通过肾脏或尿酸盐由关节移出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服用排尿酸药物应强调从小剂量开始。

2)抑制尿酸生成药,其疗效不受肾功能影响,所以对在有关节炎急性发作史及伴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或可见的痛风石,血尿酸升高及24小时尿尿酸>700mg 的患者,同时这类药不良反应较多必须注意。

    综观痛风病的诊治,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风湿状态,其远期危害不仅是关节病变,肾脏病变,同时还包括心脑血管的危害,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合理饮食,调节治疗尤为重要,包括饮水问题,少进食含嘌呤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超重控制总热量,但应注意突然体重下降可诱发关节炎发作,避免饮酒,合并高血压者合理选择降压药,避免应用影响尿酸排泄药物,另外,规范应用降尿酸药物,这样才能确实提高痛风病疗效,从长远角度改善患者预后。




上一篇:多数痛风不遗传 下一篇:痛风:防比治更重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