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血,脉管炎证此方魁”,为四妙勇安汤传统方歌,流传于民间千百年来的经典药方。尽管时光荏苒,但四妙勇安汤药效仍然十分明显,在风湿类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四妙勇安汤
《验方新编》包括外、内、儿、妇、骨伤、五官、针灸等内容,涉及保健、预防、医疗等方药的论述。
四妙勇安汤,金银花90g,元参、全当归各60g,粉甘草30g。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清代著名医家鲍相敖根据此方疗效将其命名为“四妙勇安汤”。所谓“四妙”,指该方仅需要四味药,即金银花、元参、全当归和粉甘草。《方剂学》:“银花甘寒入心,善于清热解毒,故重用为主药;当归活血散瘀;玄参泻火解毒;甘草清解百毒,配银花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用量亦不轻,共为辅佐”。四药合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可祛除体内病邪,药效迅猛、量大力专,确保身体健康、平安无虞,是治疗脱疽的良方。
2 风湿类
2.1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因主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等产生炎症,最终导致血管堵塞或变得十分狭窄的炎症。主要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主要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期,症状主要包括体重下降、全身发热、关节疼痛。多发性大动脉慢性病则是大动脉炎已经进入稳定期。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堵塞,表现为视觉障碍、上肢缺血、晕厥、上肢疼痛麻木等;颈动脉受损,则引起偏瘫、视力障碍、意识丧失等状况;以年轻妇女较多。
例一 某女,30岁。多发性大动脉炎症。乏力、肌肉酸痛。曾服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川芎嗪等,疗效不稳,副作用大(右臂及下肢肌肉疲乏、时感发凉、麻木,舌苔薄质红、脉不应指、口干口苦、间歇跛行)。经络遇阻、邪热壅遏。四妙勇安汤,甘草6g,全当归15g,金银花30g,赤芍15g,青蒿珠、生黄芪各30g,毛冬青40g,白花蛇舌草、元参,鬼箭羽各30g,川桂枝10g,虎杖30g,另加川牛膝、水蛭、广地龙。服药后,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有所缓解。1个月后身体四肢麻木、麻木、发凉等症状有所改善。
2.2 痛风性关节炎 体内滑囊、关节囊、软骨、骨质以及其他组织沉积过多尿酸盐,引起炎性反应。痛风常由天气变化、温度、气压突变等状况引发,同时遗传模式和家庭倾向等也会出现痛风状况。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会引起痛风,嘌呤代谢最终产物就是尿酸。若血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又无临床症状,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中尿酸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物质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导致身体内出现炎症反应。
例二某男,50岁。食用海鲜后突发痛风性关节炎。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或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停止使用药品后,症状仍反复发作,出现痛风石、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右足踝肿胀、着地疼痛、局部皮肤炽热、舌苔薄红等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关节瘀滞、郁热湿浊。四妙勇安汤,全当归10g,甘草5g,金钱草30g,红花10g,车前草15g,元参30g,土茯苓10g,萆薢20g,车前草15g,生薏苡仁、元参、忍冬藤各30g,川牛膝15g;玉米须30g,汉防己15g。服用1周,肤色暗红转淡、右踝疼痛减轻、渐能步履、惟踝肿未已。继服1周,再查血尿酸442.6mol/L,改用痛风颗粒,以巩固疗效。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 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手、足等小关节对称性、多关节、侵袭性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血沉加快、关节灼热肿痛为主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伴有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外器官受损、甚至会造成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近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深入研发和广泛运用,关节外病变治疗及新疗法不断出现,使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得到明显改善。
例三某女,25岁。症见腕膝关节肿痛、间歇性发热,且昼轻夜重、手指呈梭形样畸形改变、膝关节肿胀局部烘热等。病因为风湿热邪存留过长,导致经络痹阻、久郁伤身。疏通经络、清热养阴。四妙勇安汤,全当归15g,生甘草6g,元参、蓰草、忍冬藤、大生地30g,赤芍15g,秦艽、知母各10g,穿山龙50g;忍冬藤、大剂元参、薇草清热解毒、祛邪通络;当归与甘草以益气降火,相互协调,控制和缓解热痹之症。7剂,口干咽燥、局部烘热、关节肿胀等有所缓解。稍作加减,服用1个月,关节灼热肿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体温逐渐正常。最后,再用益肾蠲痹法巩固疗效,以善其后。
3 讨论
除风湿类疾病,四妙勇安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等也有很明显疗效。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在四妙勇安汤基础上重用元参、生地、水牛角、银花、半枝莲等,以此来缓解炽盛热毒,有助于解毒透斑、清热凉血;白塞氏病可在四妙勇安汤中使用金银花、元参、丹皮、黄连、苍术、土茯苓、苦参、碧玉散等,让痼疾得到迅速缓解。
总之,四妙勇安汤是“异病同治”辨证关系精髓,我们应善于运用,从传统医药中发掘出具有针对性的专用方药,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