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药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5)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1.1 治疗组口服三黄胶囊(苏州市中医医院自制制剂,批号:苏药制字Z04001094,规格0.3g/粒),每日3 次,每次3 粒,连续10d。同时患处关节外敷金黄膏(苏州市中医医院自制制剂,批号:苏药制字Z04001571),外包棉垫,纱布绷带缠绕固定10d(期间换药1 次)。

1.2 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商品名“安康信”,默沙东制药提供,规格120mg/片),每日1 次,每次1片,共10d。

2 讨论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常为首发症状。其发病急骤,受累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同时伴有功能受限。因此,如何迅速有效的缓解和消除关节肿痛,纠正高尿酸血症和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成为其治疗首要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痛风发病系内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外加饮食不节,膏粱厚味,酒食蕴结脾胃,化湿生热成瘀,久蕴酿生浊毒,痹阻经络关节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急则治标,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当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通络定痛为要。三黄胶囊为自制验方, 其基本方为黄柏10g、黄芩10g、大黄15g、防己10g、土茯苓20g、山慈菇15g。方中黄柏、黄芩、大黄共为君药,功能清利三焦湿热,泻火解毒化瘀;臣以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佐以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功。

    金黄膏方源自《医宗金鉴》金黄散,经剂型改良而成。其方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g,制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g 及天花粉5000g 共研细末,以芝麻油调制成油膏。其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逐瘀通络,消肿止痛。制成油膏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析出。采用患处外敷,使药物能直达患处,起效尤快。《医学源流论》曰:“使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致妙之法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大黄、黄柏、防己、山慈菇都有较强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黄芩中黄芩素、黄芩苷能抑制组胺释放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白细胞三烯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 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的趋化作用;汉防己总碱及汉防己甲素、乙素、丙素均有镇痛作用,并以总碱的作用最强。因此能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炎性反应。大黄中的大黄素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尿酸生成作用,同时其通便功能可以促使尿酸的排除。山慈菇有类似秋水仙碱样作用。土茯苓也有一定的排尿酸作用。因此两药合用不仅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复发。本研究表明,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效,并能降低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水平。而治疗组疗效更佳,并能迅速有效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且更好地控制血尿酸水平, 降低血沉、C 反应蛋白,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五苓散治疗痛风症 下一篇:中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