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临床表现是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热痛反复发作,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痛风石沉积,以及慢性关节炎的表现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病类范畴,又称“白虎历节”,多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外邪痹阻、痰瘀沉积于关节周围而致。本人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采取分期辨证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1 分期辨证治疗
1.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此期常以热邪偏盛,或以湿热蕴蒸为主,是外邪入里化热,或热为邪郁所致,若热邪久留不去,损气耗阴,则出现气阴两虚的症候,病邪一般由表入里,由浅及深,由筋络而脏腑。
1.1.1 风湿热郁证
此型较多见,受累小关节红肿热痛、甚剧、活动受限、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四妙散加味。处方:防己10g、蚕砂10g、连翘10g、栀仁10g、滑石30g、萆薢15g、黄柏10g、苍术10g、牛膝10g、薏苡仁20g、忍冬藤10g、甘草30g。
1.1.2 风寒湿阻证
此型较少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痛处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屈伸不力、肌肤麻木、遇阴雨天加重。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蠲痹汤加味。处方: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桑枝10g、薏苡仁20g、萆薢15g、干草6g。
1.2 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
多因急性发展而来,可表现为多个关节受累,发作较平凡,甚至发作后肿痛消失,晚期受累关节畸形僵硬,血尿酸增高或正常,临床表现多为本虚表实证,分为痰瘀阻络证和肝肾亏虚证。
1.2.1 痰瘀阻络证
症见久痹不愈,关节肿痛日久、反复发作、强直畸形、皮下结节、皮色紫暗、舌淡体胖或紫暗、苔白腻脉细涩或细滑。治以化瘀祛痰,搜风通络,桃红饮加味。处方: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威灵仙10g、穿山甲10g、地龙10g、白芥子10g、胆南星6g、法半夏10g、全蝎3g、乌梢蛇10g。
1.2.2 肝肾亏虚证
病久屡发、迁延不愈、关节痛如被杖或酸张疼痛、强直畸形、曲伸不利、麻木不仁、筋脉拘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脉细。偏于阳虚者伴见口干、便燥、舌红少苔或有瘀斑、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伴见腰膝酸软,遇阴雨寒冷天气加重,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胖或有瘀斑、苔白或白腻、脉沉弱无力。治疗上肝肾阴虚者治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泄浊解毒,大补阴丸加味。处方:熟地黄15g、山茱萸15g、龟板15g、枸杞15g、威灵仙15g、萆薢15g、怀牛膝12g、狗脊12g、地龙15g、蜂房15g、黄柏15g、土茯苓20g。肾阳虚衰者治以温肾壮阳,活血散寒,泄浊解毒,右归饮加味。处方:鹿角10g、桂枝10g、制附子10g、制川乌10g、蜂房10g、熟地黄10g、穿山甲9g、杜仲15g、淫羊藿15g、萆薢15g、威灵仙15g、土茯苓20g。
1.3 间歇期
此期又可称为无症状高尿酸期或潜伏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血尿酸水平持续或波动增高。此期可长达数年,甚至可终身不出现症状。治以健脾和胃,升清泌浊。方以四君子加减。处方:当归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青皮10g、山茱萸10g、土茯苓30g、金钱草30g、萆薢12g、牛膝12g。
1.4 用法
每天煎服1剂,15天为1个疗程,依病情可服用2—5个疗程。
2 调摄与预防
(1)急性期尽早使用药物治疗,及时控制炎症,迅速终止急性发作;(2)严格禁酒,限制饮食,防止过胖,忌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尤甚,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3)避免过度劳累(包括性生活)、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4)多饮水,使尿量不少于2000ml/d,多食碱性食物;(5)禁止使用各种抑制尿酸排出的食物,如肝浸膏、维生素B12和磺胺类药物;(6)注意预防和治疗尿酸钠盐洁净沉积关节,肾脏和其他部位所引起的并发症,防止尿酸结石形成;(7)注意预防和治疗使通风恶化的疾病,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肥胖等。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素体虚弱复感风邪所致。由于本病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此乃湿浊之毒也。尿酸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生于内,好发于形体肥胖或嗜食厚味之人。治疗方法,无论各期,利湿泄浊,固本清源之法都应贯彻始终,土茯苓、金钱草、陈皮、青皮、萆薢等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为常用之药。伴尿路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陈皮、琥珀粉(冲服)、鸡内金;尿路感染者加萹蓄、瞿麦、车前子、石苇。痛风性关节炎多属于痹病类范畴,但按痹证辨治效果欠佳,或有近效而乏远功,故应依不同分期,证候病证特点,分期辨治尤为重要。(1)急性发作期根据“急则治其标”及“审证求因”等辨证治疗原则。(2)慢性关节炎治疗上固本扶正,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为先,辅以驱邪。(3)无症状高尿酸期或间歇期一般无症状或仅表现高尿酸血症,若表现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者方以四君子汤加减以达健脾和胃,升清泌浊的作用。
总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在祛风散寒化湿的同时,应注意补肝肾益气血。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外二端:内因肝肾不足或阴阳气血亏虚,外由风寒湿等因素侵袭,内外相和渐成通风性关节炎。据其病因,临床上在祛邪的同时,可据证加入杜仲、桑寄生、当归、黄芪等补肝肾益气血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