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车前草30 克,山慈菇10 克,秦皮20 克,黄柏15 克,防己15 克,黄芪30 克,白术15 克,川牛膝15 克,大枣15 克,甘草10 克。热重加生石膏,忍冬藤30g; 湿重去白术加苍术,薏苡仁; 瘀重加红花,赤芍; 痛甚加鸡屎藤、生没药10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每日1 剂,水煎分3 次温服,5 剂为1 个疗程。
2 体会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代谢性的风湿类疾病,是痛风中的急性发作阶段。由于体内血尿酸浓度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导致了局部的炎症反应,以关节红、肿、热、痛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痹证的湿热蕴结型。多发于中老年形体肥胖之人。中医认为因其脏器渐衰,嗜食膏梁厚味,久之损害脾肾功能,使水湿运化功能失常,分别清浊功能失司,水谷不归正化,痰湿内生,郁久热化,邪热与湿浊互结,流注关节而发病。西医多从抑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抗炎止痛等方面治疗,常用别嘌呤醇、秋水仙碱,消炎痛,双氯芬酸等均有迅速抗炎止痛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则以清热利湿,健脾益肾,通络止痛为法。本方采用出自《金匮要略》的防己黄芪汤加车前草、山慈菇、秦皮等组成“车慈防己黄芪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现代医学研究山慈菇所含的秋水仙碱( Col) 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剂,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别显著的治疗效果,也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药; 车前草、黄柏、秦皮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等作用,治标为君药; 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利湿、治本为臣药; 汉防己祛风行气、利湿止痛,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止痛; 牛膝补肾状骨、引药下行同为佐药,大枣调和营卫,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共奏清利湿热、健脾益气、通络除湿、标本同治之功,以达湿热清、脾气健、血行畅、水道利、肿痛消之效。并少吃高嘌吟类食物及酒,注意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有利用于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本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 急性痛风关节炎)具有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