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体会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8)

文章正文

    随着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的提高及改变,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于莉)自2001年10月 2003年9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1 急性期治标,注重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临床多表现在某关节突发性的红、肿、痛,可伴发热,不恶寒, 口干渴不欲饮,心烦,溲黄、便结,舌质红或赤,苔黄腻,脉弦滑数或弦有力。本病多因恣食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积久化热,复因酗洒,酒能助湿生热,以致湿热巨结,郁于关节,气血郁滞所致湿热痹,可见急性期以湿热毒为病机关健,故注重清热利湿、解毒通络,用三妙散加减调治。

    例1:患者,男,32岁,厨师。2002年10月某日,夜间突发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而来我院门诊。检查所见,两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压痛明显,伴心烦,舌质红,苔厚腻欠津,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56urnol/L。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以三妙散加秦皮、土茯苓、忍冬藤、防已、丹参、赤芍等,煎剂口服。嘱其卧床休息,注意饮食,调治1周后,症状缓解,1月后症状消失,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本法以三妙散中黄柏、苍术、槟榔清热利湿为主药,加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防己利湿,丹参、赤芍凉血解毒为辅,重用秦皮、土茯苓既能清热利湿,又是促进尿酸排泄,诸药合用,正对病机,故奏效显著。

2 缓解期治本,注重培补脾气

    临床观察发现,患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多形体肥胖,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湿,而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运,湿从内生。可见本病脾虚为本,湿浊化热为标,故在缓解期,应注重培补脾气之法,用参苓白术散化裁调治。

    例2:陈某,男,42岁,反复左踝关节肿胀,时有疼痛5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平素口服别嘌呤醇,病情不稳定。而来我院就诊。诊查:左踝关节肿胀,不红肿,有轻度压痛,活动受限不明显。X线:左踝关节间隙正常、骨质未见破坏。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23umol/L,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缓。予以参苓白术散加秦皮、秦艽、土茯苓、车前子研末为丸,每丸重12g,每日3次,每次1丸。服药1个月后,肿胀基本消退,6个月后随访左踝肿胀未发。

3 治疗过程中,注重调护宣教

    痛风性关节炎除中医辨证治疗外,调护宣教亦非常重要,亦是防止复发的又一关键措施。首先面对病人应讲解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机理,让病人了解病情及其并发症,使其清楚疾病的危害性。同时嘱其在饮食上尽量少食含嘌呤类食物,不酗洒,劳逸结合。笔者体会在治疗当中,注重调护宣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上一篇:自拟痛风汤治疗湿热瘀滞型痛风性肾病 下一篇:尿酸性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