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蜂蜜调新癀片联合黄马酊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3)

文章正文

 

  具体方法为新癀片碾粉(国药准字号Z35020063)、蜂蜜、黄马酊(渝药制字Z20130001)按照每片5 g∶2 mL 调制,将其均匀外敷至疼痛关节,敷药面积为大于疼痛部位1~2 cm,厚度3~5 mm,涂毕用绷带包扎,外敷时间为6~8 h。疗程为7 d。

  急性痛风关节炎期须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冷敷为减轻关节炎症的有效辅助方法,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关节疼痛和减少滑膜渗液量,故对炎症发作期患者实施冷敷有益。急性期治疗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3类,控制急性发作的治疗应至炎症完全消退,过早停药或过早恢复体力活动常致复发。尿酸盐在关节等部位形成结晶沉积并进一步形成结石是痛风发作的物质基础。尿酸盐结石可以直接破坏骨与关节,而尿酸盐结晶可以诱发炎症促进痛风发作及进展, 包括白介素-1β 在内的许多细胞因子都参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痛风为痹病属热痹者,其肢体关节灼痛,或痛处焮红,肿胀剧烈,筋脉拘急,系素体阳盛或阴虚内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郁久从阳化热, 热邪与人体气血相搏而见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王庆国认为痛风急性期多属湿热痹阻, 盖素体阳气偏盛,嗜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类证治裁》]云“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剧”。《格致余论》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 行于阴也”。临床常与白虎加桂枝汤清热解毒通络,或宣痹汤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传统的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也会进一步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但根据“透皮”吸收的理论,中药外敷疗法可通过“体表穴位-经络通道-络属脏腑” 的传递过程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有学者认为“瘀浊凝滞”为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关键所在, 并强调在急性期辨证为湿热浊毒瘀滞关节,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泄浊化瘀为主。黄马酊是重庆市中医院传统中药制剂,由75%酒精或白酒加黄连、生马钱子(碎)按一定比例泡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黄马酊恰可对湿热浊毒瘀滞关节之证。新癀片药物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已得到大量医学者的认可与运用。新癀片为现代研制方,由传统中药和西药组成,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中成分中含有三七、珍珠层粉据文献报道具有可促进尿酸的排泄的功效。蜂蜜质地黏稠,味甘,性平,可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同时可以增加药物的粘稠性、附着性,延长药物在皮肤上留滞时间,达到增加药物作用于病患皮肤时间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伴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 除传统内服药物及静脉用药外, 笔者采用蜂蜜调新癀片联合黄马酊优于传统治疗方案,可尽早作用于体表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上一篇:甘草附子汤和姜苓半夏汤合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放血排毒配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