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味四妙丸配合痛风药饼外敷治疗。基础方:黄柏15 g, 苍术15 g, 牛膝10 g, 薏苡仁30 g。湿热痹阻者加银花、丹参、土茯苓、山慈菇等;寒湿阻络者加麻黄、芍药、黄芪、川乌、桃仁、红花、威灵仙等;脾肾阳虚者加黄芪、茯苓、穿山龙、鬼箭羽等;脾肾阴虚者加桑寄生、当归、熟地黄、川芎、杜仲等。水煎至300 ml,1 剂/d, 分早晚2 次温服。外敷药使用院内验方痛风药饼, 药物组成:黄柏、青黛等, 药膏抹于纱布包敷患处, 换药1 次/d。10 d 为1 个疗程,治疗期间均低嘌呤饮食, 大量饮水, 戒烟戒酒, 限制病变关节活动。
2 讨论
痛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痛风”、“白虎历节风”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素体亏虚, 阳气不足, 卫外不固,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痹阻筋脉、肌肉、骨节, 而致营卫行涩, 经络不通, 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 或肢体活动不利。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体阳气偏盛, 内有蓄热者, 感受风寒湿邪, 易从阳化热, 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 寒自内生, 复感风寒湿邪, 从阴化阳, 而成为风寒湿痹。病初以邪实为主, 邪在筋脉, 累及筋骨、肌肉、关节。邪痹经脉, 而致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运行受阻, 血滞为瘀, 津停为痰, 瘀血痰浊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痹病日久, 耗伤气血, 损及肝肾, 病理性质虚实相兼;部分患者肝肾气血大伤, 而筋骨肌肉疼痛酸楚症状减轻, 呈现以正虚为主的虚痹。此外, 风寒湿热之邪也可由经络内舍脏腑, 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 其中以心痹较多见《, 素问•痹论》“: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治法当为清热利湿通络为主。
目前, 临床采用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没有降尿酸的作用, 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长期服用还有肝肾毒性, 使患者不得不停止服药。近年来, 作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四妙丸是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剂, 方中黄柏有清热燥湿之功效, 苍术可燥湿祛湿, 两药合用可治风湿热痹;薏苡仁有清热利湿、疏筋健脾之功效, 牛膝擅长补肾祛湿, 四药合用有清热、祛湿、止痛之功效。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黄柏、苍术、牛膝具有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薏苡仁可以抑制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一氧化氮、过氧化物及炎性因子的合成。痛风药饼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配合使用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提高局部药物的有效浓度, 起到内外兼治的作用。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等症状, 降低实验室指标, 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