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刘友章教授巧用刘氏五妙散的临床经验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51)

文章正文

 

    刘友章,男,国家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特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评审专家,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出身中医世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4 年考取邓铁涛、王建华教授研究生,从事消化病、神经肌肉疾病研究。从医从教三十多年,经验丰富,治法知常达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等疑难疾病,且有独到疗效。以其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受到病人好评,患者来自国内外。

    刘友章教授根据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巧用刘氏五妙散治疗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以及痛风等多种疾病,效果明显,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刘友章教授学习,侍师于侧、随师应诊、跟师学艺,总结导师临床经验,以飨读者。

1 刘氏五妙散的来源及其演化

1.1 二妙散

来源: 《丹溪心法》卷四痛风方。

组成: 黄柏( 炒) ,苍术( 米泔浸,炒) 。

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

功效: 清热燥湿止痒。

主治: 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1.2 三妙散

来源: 《医学正传》明·虞抟。

组成: 黄柏( 炒) ,苍术( 米泔浸,炒) ,川牛膝( 去芦)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盐汤下。

功效: 清热燥湿。

主治: 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1.3 四妙散

来源: 《成方便读》清·张秉成。

组成: 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

功效: 清热利湿、舒筋壮骨。

主治: 湿热痿证。

1.4 刘氏五妙散

来源: 刘友章教授在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精髓基础上,结合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创立本方。

组成: 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粉萆薢。

功效: 清热利湿祛浊、舒筋活络壮骨。

主治: 湿热下注痿证。

粉萆薢

功效: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主治: 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从以上方剂组成来看演变,二妙散- 三妙散- 四妙散- 刘氏五妙散:

    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入牛膝( 补肝肾、祛风湿、引药下行) 成为三妙散,专治下焦湿热出现的双脚麻木、萎软无力证; 在三妙散的基础上加入薏苡仁( 利湿舒筋) 成为四妙散,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刘友章教授在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精髓基础上,结合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在四妙散的基础上加入粉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演化成为刘氏五妙散。

2 刘氏五妙散的临床应用

刘氏五妙散方解:

    苍术,辛苦性温,苦香燥烈,外用可解风湿之邪,内服能化湿浊,为祛风胜湿健脾之药; 黄柏苦寒、沉降,功专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丹溪心法》中载: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牛膝既能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又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薏苡仁,甘淡、微寒,《本草经疏》曰: “薏苡仁味甘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湿痹而通利血脉也”; 萆薢,苦平,入肝、胃、膀胱经。长于分清泌浊、渗湿,味苦而降下,能治湿郁肌腠,营卫不得宣行,致筋脉拘挛,手足不便。刘氏五妙散功能: 清热渗湿,补益肝肾,调和血脉。

    临床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型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皮肤病以及痛风病等。临床表现: 两腿( 足) 萎软无力,或见足膝红肿痛疼,小便短赤,大便烂,红苔黄腻,脉濡数或者细数。

2.1 用于治疗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肌病,系肌组织自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横纹肌呈现广泛性炎性和变性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不明。

    刘氏五妙散( 原名加味四妙散) 不仅改善肌肉病变,亦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苍术与黄柏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功能; 牛膝可以增强正常和老年小鼠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薏苡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阻止或降低横纹肌的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并增强免疫力及抗炎等作用。刘氏五妙散对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确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并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外报道以20 ~ 40 岁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国内报道则以儿童及20 岁以下为多,同样女性多于男性。有关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此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病率约为人口的5 /10 万,危象的发生率约8.18%,危象死亡率约26.8%。

西医西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现状:

    基于改善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并不理想。胸腺摘除手术有致“危象”之可能,且不能根治;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因抑制全身免疫系统功能而具有一定毒副作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暂时改善症状,而不能抑制免疫,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胆碱能危象; 血浆交换作用短暂,且价格昂贵,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效价,但机制不明。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治疗本病有效而副作用小的药物。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已为临床所证实,但其作用机制及靶点尚未明确,特别是湿热致痿及健脾清热化湿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根据患者肌肉痿软无力的特点,中医学仍主要以“痿证”称之。历代医家从不同方面对痿证的论述,为本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有关痿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素问·痿论篇》论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疗大法,指出痿证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产生痿软证候。并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治痿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指出湿热也是痿证发病原因之一。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伤寒误治致痿及过食咸味致痿,丰富了对本病发病的认识。

    金元时期,张子和强调“火热”对于本病发病的重要性,提出“痿病无寒”的论点; 朱丹溪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在具体辨证施治方面又分列湿热、湿痰、气虚、瘀血之别,对于后世影响颇深。

    现代“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痿证”的治疗。重症肌无力治疗至今仍然为世界性难题,危象抢救是难中之最,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内二科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85 例。邓铁涛教授认为甘温益气、升阳举陷、顾护脾胃、调补肺肾是中医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原则大法。

    刘友章教授师承于邓铁涛教授,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岭南气候环境特点,提出岭南重症肌无力发病病机为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应当重视补脾益气之时,清热化湿亦不可忽视。刘友章教授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中,以脾胃虚损立论,峻补脾胃为法基础上,再加入清热化湿的方法,巧用刘氏五妙散治疗。

2.3 用于治疗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急性发作期称为“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人体内嘌呤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炎性反应,即痛风发作。痛风X 线摄片显示: 早期为软组织肿胀表现,以后骨质不规则缺损,软骨破坏,关节面不规则,慢性期关节腔变窄,穿凿样骨质缺损。

    附病例一则: 李某,男, 41 岁,广州市民,2012 年9 月26 日初诊以“左足骨痛疼反复发作5 月余”为主诉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患者于5 月前因为饮食不慎导致左足骨痛疼难忍,影响行走,于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做检查确诊为“痛风”。现症: 左足骨痛疼,影响行走,约40 天发作一次,饮食可,精神欠佳,身困乏力,无口干口苦,口淡无味,二便调,夜休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既往于2010 年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有轻度脂肪肝5 年余。

辅助检查(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2012 - 6 - 20) :

肝功: 尿酸525 μmol /L 甘油三酯1. 0 μmol /L

西医诊断: 痛风; 中医诊断: 痹证( 湿热下注) 。

刘友章教授以刘氏五妙散为基础方加味:

萆薢30g,茵陈30g,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5g,菝葜15g,羌活10g,毛冬青30g,荆芥穗10g,车前草30g,龙骨30g( 先煎) 田基黄30g。

7 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后以刘氏五妙散为基础化裁治疗一月余,效果明显。

3 刘氏五妙散产生的地域背景

    岭南地域不仅气候炎热,潮湿而多雨。在这种四季均湿的气候影响下,岭南六淫应以“湿”为首。岭南医学家何梦瑶指出:“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腰膝疼痛,腿足寒厥。”并认为“湿,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在人为脾胃……然脾胃居中,兼该六气,六气皆能为之病。”故广东地区人体疾病除具有一般发病特点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即出现湿热蕴结证的表现。

4 刘氏五妙散因地制宜、加入岭南草药

    “一方草药治一方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气候多湿热,同时也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岭南中草药。刘友章教授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刘氏五妙散为基础,因地制宜、加入岭南草药,突出特色,疗效独特:

①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草药,如健脾益气除湿、强肌健力的五爪龙、千斤拔、牛大力、千年健; 清热化湿之独脚金、田基黄、白花蛇舌草、广藿香等。

②在治疗痛风方面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草药,如有活血通络作用的桃金娘; 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作用的白背叶根; 具有健脾化湿、舒筋活络五指毛桃; 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的毛冬青。

5 刘氏五妙散应用的临床体会

    刘友章教授根据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岭南特殊地域环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遵循中医治疗原则中异病同治的思想,临床巧用刘氏五妙散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明显。

 




上一篇:李小娟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举隅 下一篇:王海云主任医师治疗痛风经验介绍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