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36)

文章正文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而诱发的代谢障碍性关节炎症,多见于足跖趾关节及膝、踝关节等处,属中国传统医学“痹症”范畴。 

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局部外敷止痛消炎软膏,1次/2d;口服痛风定胶囊每次4粒,3次/d;内服自拟痛风汤(由虎杖、丹参、泽泻、土茯苓、猪苓、土鳖虫等组成,病在上肢加羌活、桑枝,病在下肢加独活、牛膝;痰湿疑聚者加半夏、瓜篓;寒湿阻滞者加制川乌、细辛;血虚加当归、熟地;气虚加黄芪、党参),煎剂200ml,每天分2次服。

(2)西药内服及小针刀治疗:首选秋水仙碱内服,以抑制白细胞对尿酸微结晶的吞噬作用。首次口服1.0mg(2片),以后每2h服0.5mg,第1天总量为3~5mg,以后每次0.5mg,2~3次/d,不可超量。对于肿痛明显的小关节,局部碘伏消毒后,用小针刀刺入皮肤轻轻挤出白垩状尿酸盐结晶,用创可贴外敷针眼,可以加快减轻肿痛,创可贴2d后去除。

(3)患肢的处理:痛风急性发作期,尽量休息,下肢抬高25~30度,以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上肢用颈腕吊带,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液滞流,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4)饮食调理:血尿酸盐为核酸一嘌呤分解的代谢产物,此为内源性尿酸,外源性尿酸系摄入过多含密集细胞成分组织一分解为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蟹、瘦肉、豆类等引起。因此饮食要按高碳水化合物、中量蛋白质和低脂肪的痛风饮食原则进行调理。平时大量饮水,每天应排尿量2000ml以上,有利排出尿酸。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体内血尿酸代谢障碍引发小关节痛风结石,并继发局部非细菌性炎症。传统医学认为,本病是风寒湿邪三气杂至,痹阻经络,瘀血凝滞,郁生热毒,热毒流注肌肤、筋骨、关节之间而发病。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肥胖男性,好发于第1跖趾关节,以夜间或凌晨骤发剧痛、红肿、触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如同时有血尿酸浓度增高即可明确诊断。假痛风(钙晶体为焦磷酸钙)也可引起酷似痛风的发作,但一些症状明显者血尿酸浓度可能正常。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从而使尿酸从尿中排出增加。因此对于可疑病例,应多次复查,以免漏诊和误诊。临床上还需与其它原因导致的关节滑膜炎、滑囊炎、丹毒等疾病相鉴别。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般采用调节血尿酸并促进其排出的方法。常首选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以缓解症状,但胃肠道反应较重,如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腹泻,患者会因此中断治疗,使症状不易控制或导致复发。为避免复发,还应嘱咐患者多饮水、少饮酒、少食蛋白质及动物内脏、豆类等食物,防止受凉及过度劳累,避免饥饿和精神刺激,多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5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