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部患者均戒酒,卧床休息,避免负重,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保持尿量2000 mL 以上。口服依托考昔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33),每次120 mg,每日1 次,疗程1 周。在此基础上,予三仁汤加味:杏仁10 g,白蔻仁8 g,薏苡仁30 g,法半夏10 g,厚朴8 g,滑石15 g,通草6 g,竹叶6 g,丹参20 g,山慈菇15 g,徐长卿30 g,马鞭草20 g。上药每日1 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 次水煎服,疗程1 周。
2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急剧波动时,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盐形成微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以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反复发作可出现关节致残。西医治疗以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为主, 但因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存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该病属于中医学“白虎历节”“热痹”“痛痹” 等范畴,多见于痰湿体质之人。平素饮食失节,恣啖膏粱厚味,致津液运化失司,三焦气化不利,湿气不化、排泄减缓则浊毒内生,留滞经脉,积渐日久,郁久化热,湿热浊毒胶结,凝滞于关节,复因劳累、暴饮暴食及外感风寒而致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多伴见身热不扬、胸闷不舒、溲赤便黏、苔腻、脉滑等一派湿热之象。正如《丹溪心法》曰“肥人肢节痛,多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病机之关键在于三焦气机不畅、湿热浊毒之邪内蕴,故治疗应以宣畅气机、清热化湿、排浊解毒为法。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法半夏、厚朴、通草、竹叶、滑石组成,原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而设,该方以清热利湿,宣畅气机见长,切合痛风关节炎湿浊、热毒内伏之病机,方用以杏仁宣畅上焦肺气,以气化助湿化;白蔻仁芳香理气,温通中焦湿滞,化浊醒脾;薏苡仁甘淡渗湿,疏利下焦,使湿热从下而去;法半夏、厚朴行气除湿,消痞散满;通草、竹叶、滑石淡渗利湿清热。诸药合用,使三焦气机畅达,湿热之邪分消而解。笔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山慈菇清解热毒以增散结消肿之功,加用丹参、马鞭草散瘀利水以助排解湿浊之力,加用徐长卿活血解毒以增除湿镇痛、通利关节之效。诸药合用,共奏利湿热、化浊毒、消肿痛之功,另可使三焦气机条畅以绝湿浊内生之源,利于减少疾病的发作。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慈菇内含秋水仙碱样物质,可显著改善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丹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局部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法半夏总生物碱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徐长卿含有丹皮酚及C21甾体化合物, 其提取液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及棉球肉芽肿,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薏苡仁含有薏苡仁内酯,有一定的镇静、镇痛、降温及解热的作用,表明该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