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加味茵陈宣痹汤治疗痛风性肾病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10)

文章正文

 

    痛风性肾病在临床中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到肾组织中导致出现间质性肾炎症状, 在早期出现蛋白尿及显微镜血尿症状, 为间断性发生, 所以极易遭到遗漏;伴随病程发展, 蛋白尿具有一定持续性, 而肾在浓缩功能方面发生严重受损现象, 夜尿增加, 尿比重偏低等症状; 病情持续发展, 由慢性氮质血症转化为尿毒症症群。本文应用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治疗, 效果明显。

1 方法

    予以加味茵陈宣痹汤, 药方为: 粉防已10g, 苍术12g,黄柏12g, 牛膝15g, 薏苡仁30g, 土茯苓15g, 茵陈15g, 栀子10g, 杏仁10g, 蚕沙12g, 滑石15g, 积雪草30g, 赤芍药15g, 地龙10g, 姜黄12g, 海桐皮15g。经慢火水煎30min, 煎为500ml 分2 次口服。2 周为1 个疗程, 经1 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酸(B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沉(ES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 酶) 指标变化情况。

2 讨论

    痛风性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平常生活往往大量应用肥甘之物, 导致伤脾损胃, 恣欲伤及肾元, 两伤先天后天之本。患者脾虚则导致运化失司, 使得湿积于中焦, 汇聚形成痰, 久蕴则化为热, 湿热之症蕴结, 导致流注下焦, 而秽浊之邪因湿热煎灼化成石,流注肾络经脉, 引发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症状。病久对气机形成阻滞, 耗气伤阴, 导致气阴两虚之症; 阴损则及阳, 使得阴阳均两虚。久病浊邪化毒结于肾络, 肾元衰竭, 导致关格, 虚实夹杂, 病机具有较高复杂性。中医学理论中, 痛风性肾病无中医病名能够统括。《格致余论·痛风论》认为“热血得污浊凝涩,所以作痛, 夜则痛甚”。《温病条辨·中焦》篇认为:“湿聚热蒸, 蕴于经络……面目痿黄, 病名湿痹, 宣痹汤主之。” 加味茵陈宣痹汤在治疗时, 防己对于经络之湿效果明显, 杏仁能够开肺气, 连翘消除气中之湿热, 赤小豆消除血中之湿热, 滑石具有利窍之效,且能够消除热中之湿, 栀子肃肺泻湿中热, 薏苡仁淡渗主挛痹, 清半夏辛平主寒热, 晚蚕沙化浊道湿气,姜黄、海桐皮能够宣络止痛。诸药合用, 对于湿毒作用明显使得邪物消除, 且不会造成正损。经研究可知,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0.05), 且ESR、BUN、SCr、尿NAG 酶等均得到明显改善。总之, 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 应用价值较高。

 

 


上一篇:益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经验 下一篇: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分型治疗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