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的健康教育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56)

文章正文

 

1 痛风的定义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 尿酸钠结晶的聚集物) 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高尿酸血症是痛风重要的诊断依据。尿酸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是人体血液及身体组织正常代谢和组成的天然成分之一,可通过测量尿酸在血液中的水平来说明全身存在多少尿酸,血中尿酸升高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一般通过血液途径被肾脏清除,偶尔可在关节形成微小的结晶,这些结晶所导致的炎症发作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急性痛风发作。 尿酸水平高于正常的人可以发生痛风。

2 痛风症状

  痛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常在午夜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多在12-24 小时内出现严重的疼痛和红肿。痛风发作时,通常有一至两个关节受累——常见于足部各关节和踝关节,其中第一跖趾关节是最常见的部位。无治疗的情况下痛风急性发作通常在一周左右缓解,当痛风首次发作后一般多间隔数月或数年再次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大多数关节均会受累,并且可同时受累。这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疾病将会造成受累关节的损害,功能障碍和畸形。因痛风而产生的并发症中,以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占最多,其次是尿毒症、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痛风多见于男性,女性多见于绝经后发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 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 手术, 疲劳, 情绪紧张, 内科急症( 如感染, 血管阻塞) 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急性发作的进行性加重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 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 有肿胀, 局部发热, 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 发热,有光泽, 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 足痛风), 足弓, 踝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 心悸, 寒战, 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3 日常健康指导

(1)摄入充足的水分,要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痛风病人要求多饮水,以便增加尿量,有利于尿酸从肾脏的排泄。适当饮水还可降低血液粘度,对预防痛风合并症(如脑血管病)有一定好处。但要讲究科学饮水,合理饮水:可以选择普通饮用水及淡茶水,在睡前饮水或半夜也可适当饮水;碱性饮料是痛风病人较为理想的饮料,有助于碱化尿液。尿液PH6.5~7 时,尿酸可变为可溶性尿酸盐,溶解度增加十倍。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3000 毫升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2)正确运动:临床上常可见到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往往与病人长途步行、关节扭伤、穿鞋不适及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这可能与局部组织损伤后,尿酸盐的脱落所致。因此,痛风病人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损伤等。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 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寒冷潮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保护受损的关节,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手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 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不要长时间站立,长时间写字、编织、打字等,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预防关节变形,增强肌肉力。

(3)定期随访与复查:接受定期随访和定期复查血尿酸。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风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所以要注意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血尿酸浓度(每3 个月一次),使其保持在0.38mmol/L 以下,一旦发现血尿酸超过正常值,就要服用降尿酸药物,只要控制了高尿酸血症,痛风就不会发生。

(4)用药指导: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速尿、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药、维生素B1 和B2、胰岛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 每天小于2 克) 等,环抱霉素亦可引起痛风。接受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尿酸,并积极防治合并症。给药时间、途径和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注意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某些药物会引起血尿酸升高,如利尿剂(安体舒通例外),小剂量阿司匹林(< 75 毫克/ 天),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环孢素A 等故不宜应用。

4 饮食指导

  痛风三大营养素分配原则: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

(1)低蛋白低嘌呤饮食:要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嘌呤含量高,每日嘌呤限制在100mg-150mg 以下。烹调方法:对肉、鱼、禽类先煮,弃汤后再行烹调,可去除半量嘌呤。多吃蔬菜,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鸡蛋和牛奶中的嘌呤含量极少,所以它们是痛风患者最佳的蛋白质来源。糖量占总热量的50%— 60%以下,蛋白质每千克标准体重1 克左右,主要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 类,对痛风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但酸奶因乳酸较多,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糖,因为它们分解代谢后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较高,不宜食用。

据《印度时报》8 月20 日报道,《英国医学委员会•肌肉骨骼疾病》杂志刊登新西兰1 项新研究进一步证实, 痛风患者吃西红柿真的会诱使痛风发作, 导致疼痛难忍。在诱发痛风的食物排名中, 西红柿位居第4, 仅次于海鲜、酒水和红肉。在确定西红柿为痛风诱发食物之后, 研究人员又分析了美国3项长期研究涉及的12720 名男女参试者的相关数据。结果的风险。

3.3.2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介绍疾病基本知识,讲解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的危害与颈、腰疾病的关系。采取发宣传资料、视频播放、医院简报、健康教育宣传栏、关注医院微信平台、专题讲座等方式方法进行宣教,能使患者了解自身相关疾病的病因及预防复发的方法。

3.3.3 治疗配合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各项物理治疗及中医外治的作用原理方法、配合要点,治疗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3.4 服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服药的方法、目的及宜忌,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3.3.5 辩证饮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随时更改饮食计划。

3.3.6 心理护理。推拿科患者大多存在颈、腰部疼痛、肢体活动不利、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出现健康问题后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如情绪紧张、急躁厌烦、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症,心理压力增加;部分患者对所患疾病认知不足,担心疾病预后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责任护士需把自己熟悉的疾病知识、治疗的方法、锻炼的方法通俗易懂的传达给患者和家属,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3.3.7 功能锻炼。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运动,早期、恢复期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如教会患者中医康复保健操及传统导引功法锻炼(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肥胖者减轻体重。

3.3.8 生活起居。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正确姿势,避免再伤复发。

3.3.9 护士定期电话随访,提高患者在合理膳食、生活起居、功能锻炼三方面的依从性。

3.4 观察指标

3.4.1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指导患者如实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覆盖率90% 以上,经过问卷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从年初的95.18% 上升到年末的98.4%;与此同时病人对护士的提名表扬情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名表扬从1 月份的59 人次,上升到了12 月份的104 人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3.4.2 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护士通过电话随访,询问家属或患者在饮食、功能锻炼、纠正不良姿势等方面的依从情况。经过随访调查,患者经过精细化健康教育后的依从性增加,在饮食、功能锻炼、纠正不良姿势等方面依从性较入院时高。

3 讨论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推拿科对患者进行精细化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动态、连续、规范化的健康知识传授及康复锻炼指导,可提高责任护士工作实效性和责任感。护士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患间信任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不仅贯穿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还延续到出院后的康复,通过电话随访,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了解患者各方面的依从情况,追踪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对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进行干预,避免疾病的再次复发。

  因此,精细化健康教育是护理颈、腰椎疾病患者的关键环节。它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增进护患关系,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使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是值得广泛应用的现代健康教育模式。

 

 




上一篇:痛风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 下一篇:痛风的护理体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