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护理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36)

文章正文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尿酸盐沉淀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2002年6月一2005年6月,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对30例住院及门诊痛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血清尿酸全部高于正常值。男24例,女6例;年龄42~75岁,平均56.5岁;病程1周~12a。X线检查:13例有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缺损,2例有肾结石阴影。30例均为急性发作期,有关节红肿热痛,侵犯第一趾关节24例,踝关节4例,腕、膝关节各1例;兼发热8例,关节畸形2例。

1.2 治疗方法  无肾功能减退者均予秋水仙碱口服,初剂量为0.5 mg,2 h 1次,症状控制后给予维持量0.5 mg,每日2~3次,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分以下3个证型。

1.2.1 风湿热型  症见关节剧烈疼痛、红肿,扪之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则舒,遇热加重。兼见发热、口渴、汗出、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浮数。治宜祛风化湿,清热除痹。运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加味。药用石膏20 g、知母10g、桂枝6g、 苍术10 g、黄柏10g、苡仁20g、 怀牛膝15g、 桑枝15 g、忍冬藤15 g、秦艽10 g、车前草2O g。兼便秘加大黄10 g,肿痛甚加桃仁10g、 延胡索10 g。

1.2.2 风寒湿型  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冬春阴雨季节尤易发作,患处皮色不红,扪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风偏盛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湿偏盛者疼痛重着不移,肿胀明显兼有麻木感,舌苔薄白,脉浮缓或弦紧。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方用通痹汤加减。药用当归10g、 丹参l5 g、鸡血藤15 g、海风藤15g、 独活6g、 香附10 g。风偏盛者加防风10 g、羌活l0 g、威灵仙10 g,寒偏盛者加桂枝10 g、细辛5 g、乌药10 g,湿偏胜者加萆10 g、苡仁15 g。

1.2.3 瘀血型  症见关节疼痛呈针刺刀割样,痛处固定不移,压痛明显,局部皮色紫暗,肌肤甲错,日久者关节畸形僵硬,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除痹。方用活络效灵丹加味。药用当归10 g、丹参15 g、乳香6 g、没药6g、延胡索10g、鸡血藤15 g。热偏甚者加败酱草10g、丹皮10g,气虚者加黄芪30 g,关节畸形者加穿山甲10g、 地龙10 g等。

2 结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治疗前尿酸(580.70±101.10)umol/L,治疗后(282.50±105.30)umol/L,二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护 理

3.1 急性发作期护理

3.1.1 卧床休息  适当固定患病关节,局部破溃者按一般外科处置。

3.1.2 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介绍常用食物嘌呤含量,严格限制饮食嘌呤摄人,对中等嘌呤食物宜限量食用,对高嘌呤食物如脂肪、动物内脏、扁豆、菠菜、海鲜贝壳类等应禁忌。戒烟酒,补充水分,联系营养室制订痛风患者膳食卡。

3.1.3 心理护理  由于反复关节炎发作,常导致患者情绪焦虑不安。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解释病情,帮助其了解痛风的病因及防治对策,增加配合治疗的信心。

3.1.4 中医辨证施护  对风湿热型痛风患者,应力戒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局部配合双柏膏、四黄消肿软膏等外敷,对风寒湿型痛风患者,在季节变化时注意调节饮食起居,避免风寒湿邪外侵,发作时可局部热敷,或用武力拔寒散等药外敷。如属瘀血型可用化瘀散外敷。关节畸形僵硬者可内服外洗并用(药渣加水煮后浸泡受累关节)。如局部痛风石巨大,影响关节功能或破溃不愈者,应动员患者手术刮除。

3.1.5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秋水仙碱虽疗效显著但毒性较大,可导致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服药过程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白细胞低于正常时要及时停药。

3.2 慢性期护理

3.2.1 控制饮食  适当减轻体重,坚持中等有氧运动,以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3.2.2 用药护理  坚持服药,以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可用别嘌呤醇100 mg,每日3次,但要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及麻疹、剥脱性皮炎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良者酌情减量。口服痛风利仙50 mg每日1次,适用慢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笔者体会平时可用车前草30 g、金钱草30 g煎水代茶频服,有利于尿酸排出。

3.2.3 坚持门诊追踪复查  督促患者定期门诊追踪复查血液生化、尿常规等项目。血清尿酸较高可联用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尿液pH<6.0可口服小苏打每日3~6 g,以碱化尿液。同时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及时治疗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上一篇:急性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一篇:藏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病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