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土萆汤治疗,期间不应用西药治疗。药物组成:土茯苓、萆薢、车前子、防己、通草、石膏、地龙、川牛膝、威灵仙。用药方法:口服,第1天2剂,1剂煎服1次,以后每天1剂,每剂煎服2次,7~10天为1个疗程。
2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急性病变。中医认为平素饮食肥甘厚味,饮酒积热壅盛加之风寒湿邪入侵所致,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关节肿痛,湿浊郁则发热故见关节发热,皮肤色红。急则治其标。
本方所用土茯苓甘淡性平、气薄味浓,长于除湿解毒利关节,萆薢味苦性微寒、气薄味轻善走下焦而利小湿,分清泌浊,土茯苓以解毒为主,萆薢以排毒为要,二者均入脾胃之经,合而用之,强肝解瘀,解毒利湿化浊,可降低血尿酸指标,消除痛风病因,二者合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土茯苓有以下作用:①增强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②降低血尿酸、利尿、改善肾功能;③明显的镇痛作用,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之关节疼痛。而萆薢既有降尿酸作用,又可促进尿酸排泄,并且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车前子味甘性微寒,本品甘寒滑利,性专降泄,而利水通淋,清泄湿热,与土茯苓合用,令湿热之毒从小便而解,湿热除,关节肿痛即消。研究表明,它不仅可增加尿量,而且还可促进尿毒、氨化物、尿酸的排泄,为臣药。防己味苦性寒、降泄之力较大,有清湿热利水道之功,性善下行,尤以清泄下焦湿热见长,味辛能散,又长于祛风湿而止痛,故见下肢风湿热邪壅滞经络关节的红肿热痛,尤为适宜。通草甘淡微寒,本品气味俱薄,寒能清热、淡渗清降、能引热下行,从小便排出。防己通草合用,防己主入肾与胱经,通草入肺经,二药相须为用,通调水道,增强清热利水通窍之功,用治下肢关节肿痛之风湿热痹,合为臣药。威灵仙主祛风湿,其性善走,无处不到可以宣通五脏十二经络,除痰消积,主要用于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对膝腿脚疼痛效果更好。根据朱良春用药经验其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石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主入气分,有解肌达表,使邪外透的效力,且具有明显的凉血消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还有消炎的作用,机理为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可抑制神经应激能,包括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减少骨骼肌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又能减少血管渗透性,故有解毒、镇痉、消炎作用,对痛风关节炎局部热象者有明显的退热消炎止痛作用。上述二药为佐药。地龙味咸、性寒,有清热利水通经络的作用,本品性善下行有引药直达下肢的作用。牛膝功擅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袪瘀止痛、引药下行。朱震亨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牛膝地龙防己合用直奔下肢,消痛风之肿痛益彰。牛膝地龙为使药。如疼痛剧烈者加用炮甲,以搜风通络止痛,如湿热明显加四妙散合用效更佳。如血脂高者加用山楂五谷虫等降脂。
本研究46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说明自拟土萆汤对以足部为首发症状的痛风关节炎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