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给予痛风消痹汤,药物组成: 水牛角30 g( 先煎) ,生地黄30 g,赤芍15 g,牡丹皮10 g,玄参15 g,土茯苓30 g,萆薢15 g,金银花20 g,黄柏10 g,地龙10 g,薏苡仁30 g,甘草6 g。水煎,1d 1 剂,分早晚2 次口服。以7 d 为1 个疗程。
2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病机多为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阻痹。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 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雍下焦; 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代林佩琴《类症治裁》曰: “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本病治疗需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痛,方中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玄参均为苦寒之品,清热解毒,可使火平热降,毒解邪宁; 土茯苓与萆薢配伍可解毒除湿、祛风除痹以通利关节; 金银花甘寒,可助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很多治疗痛风方剂中经常使用的一味中药; 地龙在清热基础上可增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除痹,可助升清降浊;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清热、利湿、化瘀、消肿、止痛之效。
本结果表明,痛风消痹汤可显著降低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等炎性标记物水平,对于湿热阻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且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