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是由于嘌呤代谢失调致尿酸在人体内浓度增高,形成尿酸钠结晶,沉积于关节及附近软组织部位,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的炎性反应。
1 治疗方法
1.1 中药内服 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泄浊为法,方以四妙散加味: 黄柏12g,薏米30g, 忍冬藤30g,车前子15g, 牛膝l0g, 地龙l0g,土茯苓30g,丹参15g,黄精15g,萆20g。每日1剂,水煎服。每l0天为1疗程。
1.2 中药熏洗 采用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之中药煎水熏洗。用药: 海风藤50g, 海桐皮50g,忍冬藤50g,桂枝30g,宽筋藤50g,红花20g,归尾20g。加水适量煎煮药液,用毛巾浸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次, 每次30分钟。每10天为1疗程。
1.3 合理膳食 痛风的发病及反复发作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不当可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嘱患者避免高嘌呤饮食,如猪肉、牛肉、鸡、鸭、火腿、香肠以及各种动物内脏、海鲜或豆制品等应尽量少吃,忌烟酒,尤其不能酗酒,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多食蔬菜, 多饮白开水,争取每日尿量超过2000ml,以助浊毒排泄。
2 治疗结果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痹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标准。治愈: 全部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血尿酸、血沉指标正常;显效: 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血尿酸值明显降低;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进步,生活能够自理,血尿酸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无变化。结果:治疗1―3个疗程,治愈l3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 。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的红肿、发热、剧痛。长期可导致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晚期还可并发肾炎、结石、高血压病和心血管疾病。痛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形体肥而嗜食肥甘者,肥甘厚味,蕴久内生湿热,湿热郁久不化酿成湿毒,痹阻经络气血瘀滞致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济生方・痹》曰: “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 中医临床辨证多将痛风归属于风湿热痹,为湿邪内蓄,郁而化热,血脉瘀阻,经络凝闭而致。故治以清热利湿、消瘀止痛为主。投以中药加味四妙散有清热利湿通络之功。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萆祛风湿、利关节、分清浊, 二药伍用祛风除湿,分清别浊,通络之力更佳,用至30一50g, 可增强泄浊利湿之功,且能降低血尿酸; 忍冬藤、地龙配伍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车前子淡渗利湿;丹参、地龙活血通经;黄精补脾胃,益肺肾。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祛湿化浊、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虚益损之功,共同促使血中浊毒排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基本方中土茯苓、萆有降低血尿酸作用;车前子能增加尿量,促进尿酸的排泄;地龙可抑制尿酸生成;丹参能改善微循环;黄精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降血糖、血脂,强心抑菌的功效。配合活血化瘀之中药熏洗,把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热透和药透共同作用,达到活血通络之目的,加上合理膳食,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