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痛风无症状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6)

文章正文

    痛风病在间歇期,常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可称无症状期。虽然用中医传统之四诊难以诊断与辨证,但经现代医学化验,尿酸常高居不下,证据确凿,尚不能言其无病,仍须积极治疗,方可防其复发。而若中医进行治疗,又无症可辨,属中医学中之所谓“隐证”,治疗颇为棘手。那么以何思路进行治疗,笔者拟借鉴近年对隐证之研究成果,结合痛风病无症状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一探讨。

1 承前贯后

    此治疗方法的思路是:以显治隐,参考前一阶段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无症状期继续以此方法为主巩固疗效,并根据情况而加以变化。如前时辨为痰瘀阻滞,以祛痰逐瘀法取效,在无症状期仍可参考此法。用药可选:丹参、白僵蚕、茯苓、全瓜蒌、炮穿山甲、车前子、法半夏、陈皮、苍术、白芥子、制天南星、夏枯草、海藻等。若前时辨为脾虚湿浊,用药可选:泽泻、防己、法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白术、薏苡仁、萆、晚蚕砂等。其它可以类推。从中医传统观点看,这是一种针对“余邪未清”的治疗方法。虽然痛风之症状消失,但化验结果表示尿酸仍高,此尿酸即为“余邪”,当参考得效之方,击鼓再进,续清余邪,俾使邪尽而病已。正如徐大椿《用药如用兵》中所言“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2 微观辨证

    要恰当利用现代医学以现代技术从微观得来的疾病信息,如化验结果、病理检验报告等,以中医辨证方法思路对这些疾病信息进行辨证。通过现代医学化验,得知无症状期痛风病人之尿酸仍高于常人。

而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凡物质过盛积蓄,即是实证,虚少耗散,则为虚证,故可辨为邪实之证。其次,体中物质,即使是生理所需,亦有量的要求:适度则为正、为常;匮乏则为虚、为亏;多余则为实、为邪、为浊。犹如水液在体内,正常为津、为液;多则为湿浊,为痰浊;少则为燥、为虚。按此辨证思路,结合痛风结节处破溃后有白垩浊状物(尿酸盐)从伤口排出之显症,对于过盛之尿酸,似可定性为浊邪。既然是浊邪实邪稽留,那么遵《内经》“留者攻之”“客者除之”“盛者夺之”之旨,当以泄浊渗利为法以治之。用药可选防己、薏苡仁、泽泻、蚕砂、萆、木瓜、防己等。此思路可看作传统四诊在微观领域的延伸,是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对微观疾病信息的处理。由于这些来自微观的疾病信息,与从传统四诊得到的信息相比,不论定位、定性都更为准确与精确,所以针对此的微观辨证或许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疾病的本质,如果能再结合宏观辨证,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3参照病因

    痛风病主要原因之一是饮食不节,嗜食膏梁厚味,肥甘酒酪,久则呆脾害胃,酿湿生浊化热,流注关节,痹阻经脉,发为痛风。正如《万病回春》所云:“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爝、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参照病因,在无症状期可以健脾和胃,渗湿祛浊,清热通经之法治之。可以选用白术、茯苓、薏苡仁、黄柏、苍术、牛膝、威灵仙、土茯苓、泽泻等药。

4 体质调整

    患者之体质情况与痛风亦有一定关系,在无症状期可针对患者之体质特点,积极进行调整,亦可起到改善体质,预防发作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者,当以健脾渗湿,方选四君子丸合五苓散加减,药物可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白豆蔻、防己、猪苓、薏苡仁等。对于偏肾阳虚者,可选济生肾气丸加减;对于偏肾阴虚者,可选六味地黄丸化裁;痰阻血瘀者,可选丹参、炮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路路通、泽兰、法半夏、陈皮、苍术、白芥子、制天南星、夏枯草、海藻等。

5 专病专药

    积极参考现代医学对本病之认识及对中药药理之研究,选取适当的中药组方治疗。如经现代医学研究:土茯苓、萆、晚蚕砂可降低血尿酸;威灵仙、秦艽能溶解尿酸结晶并解除尿酸疼痛;生薏苡仁、泽泻、车前子、茯苓、地龙能增加尿酸排泄;泽兰、桃仁、当归、地龙可抑制尿酸合成;山慈菇鳞茎中含秋水仙碱等。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上述药物中选用适合者组方。这是一种参考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方法,运用时要考虑患者体质,结合前期辨证等,而不宜单纯以现代医学思路运用。

6 综合统筹

    以上为了讨论的方便,分别了中医治疗无症状期痛风病的数种思路,其实这些治疗思路是互为联系的,互为补充的,所以些思路虽各有所长,但尚不宜单独运用。在实际运用时,还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从整体出发,全面地考虑患者病因、病程、体质、年龄,所在季节、所处地区等,制定治法时,宜综合各法,通盘考虑,有所偏重,或有所取或有所不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方能减少失误,提高疗效。




上一篇:金黄散外敷并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下一篇:痹宁汤治疗急性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