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作为特色的中医治疗之一,认为药食同源,药理同理,药食同功,食物和药物可具有相同的作用功效,辩证施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点和中医理论的精髓。因此,将中医食疗的理念运用在痛风的治疗中,可达到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的疾痛,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痛风的发生和发展。
1 食疗方案
(1)赤小豆50g、薏仁50g,洗净食材后,放入瓦锅内用加水适量,熬粥服用,1剂/d;
(2)胡萝卜250g、柏子仁30g,胡萝卜洗净后切成丝状,使用植物油进行煸炒后加入柏子仁,倒入清水500mL,煮熟即食,1次/d,随量食用;
(3)桃仁20g,粳米150g,将桃仁碾碎后加水研磨,去渣后加入粳米用适量水煮熟,1剂/d。
1个月为一个疗程。
2 讨 论
痛风属于中医“热痹”范畴,又称为“白虎历节”。痛风患者多属于湿热体质,湿热聚集在体内难以排出,加上多数患者嗜酒以及饮食不当,外感邪气,导致气血不畅,痰湿积聚关节,导致红肿疼痛。现代研究发现痛风患者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其晶体在关节组织中积聚,导致痛风关节炎的发生并损伤其它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并影响肾脏功能,且导致预后不良。痛风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极易引起痛风的发作。中医食疗以中医的理论为基础,作为一种自然疗法,使人体可以吸收食物中有益的营养和活性成分,以此达到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等作用。因此采用中医施膳干预对降低痛风患者尿酸值,减少痛风复发率和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所选取的食疗方案中,薏仁具有利尿、清热、祛风和除湿的作用,在食疗中被广泛应用。有学者报道,采用薏仁粥作为痛风患者的食疗方案,对治疗痛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赤小豆可除湿化浊,其与薏仁合用熬成粥状给予患者服用。赤豆薏仁粥具有消肿除湿、利尿渗湿和补益脾胃的功效,对尿酸的排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患者血尿酸,达到改善痛风病人症状的作用。胡萝卜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生津止渴等功效,长期服用可调节嘌呤代谢紊乱,降低血尿酸的水平,缓解痛风的症状,还具有调节痛风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两者熬汤,可利尿除湿,养心安神,用于预防痛风的发作。粳米滋养胃阴,补中益气,常用于湿热痹阻症状。桃仁性苦、干、平,可活血通络,化痰祛湿,粳米和桃仁一起合用,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鉴于慢性疾病具有难愈合等特点,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研究者在关注临床治疗指标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学者研究发现,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一般,有待提高,病程较长的患者出现肿痛,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病情更为严重的痛风患者出现劳动力丧失等行为,心理上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本研究通过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评分发现,经中医食疗干预后治疗组中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认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改善,心理功能和健康的认识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