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配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2)

文章正文

 

1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少活动、多休息、多饮水(饮水量>2000ml/d),促进尿酸排泄;控制饮食,低嘌呤、低热量、低蛋白饮食,严格戒酒;避免诱因: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碱化尿液:服用碳酸氢钠0.5,1d3次。

  中药治疗:口服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黄芩、威灵仙各10g,炒桅子9g,薏苡仁30g,炒桃仁5g等,每粒相当于生药6.4g,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生产,批号:20120105),3粒/次,3次/日;配合外敷中药芙蓉膏(芙蓉叶158g,生天南星54g,藤黄42g等),规格为30g/盒,将药物均匀敷于靶关节处,厚度3mm左右,然后用纱布外敷并固定,6h/次,2次/d。各组疗程均为7d。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多发,而且有年轻化的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低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但其不良反应较大,服药后多数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之前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食等胃肠道症状,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以及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精神抑郁等,个别患者可出现上行性麻痹,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因此,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风湿病学界研究的热点。

  痛风属中医“痹证、白虎历节”范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其病机是湿热邪毒,郁于关节,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研究发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采用清热利湿为治疗大法。故本研究采用了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芙蓉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是根据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刘健教授的经验方研制的成药。方中黄芩、桅子为君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臣药;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络除痹之效。研究表明,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能够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6的水平,抑制炎症情况。芙蓉膏是著名老中医汤琢成主任医师根据毕生临床经验研制的外用膏剂。方中木芙蓉具有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等功效;藤黄具有清热、消肿、止血、化毒、杀虫的功用。木芙蓉、藤黄二药共为君药。天南星消肿、散结、止痛,为臣药。薄荷油芳香走窜、清热凉血,畅行气血,疏通经络;冰片清热防腐止痛。《本草衍义》记载冰片“芳香走窜,引药上行”,“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薄荷油、冰片二药共为佐使。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痛的功效。

  TLRs是与痛风关系密切的细胞因子。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时,过饱和的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作为内源性危险信号相关分子被TLR4识别并激活其信号通路,致下游的IL-1β等一系列促炎因子转录与合成并释放,从而导致机尿酸盐结晶介导的炎症反应。本研究显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配合芙蓉膏外敷,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TLR4的表达,降低ESR、CRP,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达到降低血尿酸、关节肿痛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的效果,能显著减轻患者关节肿痛症状,而且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优于西药美洛昔康。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法多,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但目前中医药治疗痛风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偏少,深度不够,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间歇期痛风 下一篇: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