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方法
自拟排酸保肾方,方剂组成为:苍术10g,牛膝10g,黄柏10g,知母10g,白芍10g,鹿衔草10g,制大黄5g,丹参6g,地龙10g,金钱草10g,茯苓10g,野菊花5g,甘草5g。每日1 剂,水煎2 次,每次取汁300ml,分别于早上和晚上睡前温服。21 天记为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要求低嘌呤饮食,戒烟戒酒。
2、讨论
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是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由次黄嘌呤或黄嘌呤生成,当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和( 或) 尿酸排泄明显减少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出现常常预示着痛风的发生。目前,针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药物仍然有限,主要依赖于20 世纪50 年代研制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别嘌醇) 和促尿酸排泄药( 丙磺舒、苯溴马隆) 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症状、稳定病情的效果,但也存在毒副反应大,患者常常不能耐受的情况。
高尿酸血症在中医并无相应的病证名,有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属血毒、浊毒范畴,高尿酸血症所致痛风性关节炎,则应归为《金匮要略》中的“历节病”。
有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肾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肾虚会导致肾的气化作用失常,水湿内停,开合不利,进而痰湿积聚过多( 血中尿酸排泄障碍) ,继而发展成痛风。本文从排酸保肾角度出发,将各种中药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的痰湿积聚过多等特点,期望通过多靶点治疗达到祛风止痛、坚阴排酸、调和脾胃及化久积之瘀等作用。其中方剂中: 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白芍、甘草及鹿衔草缓急祛风止痛; 知母、制大黄坚阴排酸,丹参、地龙活血化瘀,改善血络瘀滞; 金钱草化石排石。全方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化瘀止痛、降酸保肾的角度,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表明自拟排酸保肾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 试验组治疗后关节相关体征评分( 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 均显著性降低,提示自拟排酸保肾方可改善关节相关体征; 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尿蛋白及血肌酐均显著降低,表明对高尿酸血症有良好的治疗结果。
综上,排酸保肾方因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等水平,可推荐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